转自:中国环境网
在生态环境监测岗位上,我时常被肩头的责任紧紧环绕。每当疲惫与压力如潮水般涌来,内心深处总有一盏明灯,为我照亮前行的方向。
五一前夕,我仍在办公室里忙碌,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满屏闪烁的数据,让我的心情如同窗外的夜色一般沉重。晚饭时,我向父母抱怨工作压力大。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有力:“孩子,工作加班算什么,我年轻时比这艰难多了,但一想到你们姐弟三人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就不会放弃。”
父亲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父亲年轻时,为了供我们姐弟三人读书,农闲时就到城里打工。凌晨四点,黑暗还未褪去,他便骑着那辆老旧的三轮车,载着大筐小筐的水果,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颠簸前行。那条进货的路,是他用无数个凌晨的星光铺就的希望之路。天蒙蒙亮时,他就出现在嘈杂喧闹的集市,扯着嗓子在人群中吆喝,每一声吆喝都是在为家庭的未来呐喊。傍晚,他顾不上疲惫,赶往小区门口,就着昏黄的路灯整理货物,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个路过的行人。晚上九点多,他又蹬着三轮车赶往大学门口,只为在晚自习后,向学生们售卖水果,多赚的那十几块钱成为他坚守的希望。
十几年的奔波,父亲用责任、汗水和坚韧为我们铺平了求学的路,我们陆续大学毕业。他曾在骄阳下汗流浃背,曾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从未抱怨、从未退缩。最让我动容的,是他遭遇苦难仍然坚强。那些凶神恶煞的不法分子,抢走了他一整天辛苦挣来的钱,也带走了他满心的希望。但第二天凌晨,父亲依然踏上那辆三轮车,继续前行。他的身影在黑暗中显得渺小,却又无比高大,那是对生活的不屈,是对家庭的担当。
父亲的故事,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与父亲当年的艰难相比,我的加班又算得了什么呢?父亲为我们的小家拼出了安稳的生活,我所为之奋斗的,是无数家庭对绿水青山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要一往无前。我不再抱怨加班多、压力大,因为我知道,每一个数据的精准监测,都关乎着生态环境的改善。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种无形的使命。父亲的担当、坚韧、吃苦耐劳精神早已融入我的血脉,成为坚守岗位的家风传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都因美好而向往,因责任而坚强。在生态环境监测这条路上,我会继续坚守,用精准的数据为绿水青山“把脉问诊”,用辛勤的汗水为生态环境保驾护航。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家风的传承,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担当。我会在守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上坚定而无畏地前行,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