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梅州发布
近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广东省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梅州)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自4月25日起至5月25日面向社会各界公示并征求意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这份“城市蓝图”将决定未来梅州中心区的模样——“城市客厅”还需要增添哪些城市功能区?三个城市门户如何打造升级?多个产业组团如何与市民生活互动发展?公众的每一个意见建议,或将参与到未来城市发展的各个环节、每个角落,助力梅州打造苏区融湾先行区、苏区融湾门户城市和粤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个城市客厅,市民期待的城市会客厅还缺什么?《规划》提出,将城市客厅区域建设成为梅州城区综合服务核芯、梅州特色文化展示窗口。重点布局客都广场、休闲场所等公共开敞空间,以及市民中心、体育场馆、会展中心、五星级酒店、全域旅游服务中心、城市商业综合体等公共设施,打造城市地标,引导文化展示、科创研发、商务服务、夜间经济等高端要素向城市客厅集聚。此外,《规划》延伸梅州城区传统中轴线,将各种政策利好、资金和资源聚集在轴线特别是“城市客厅”上,将强化中心功能集聚,充分发挥其带动城市发展、激发城市活力等价值,最大化赋能梅州城市高质量发展。广大市民可从多角度畅想未来“城市客厅”所需所盼所求。
三个城市门户,梅州给访客的第一印象如何升级?《规划》显示,规划范围北起剑英公园,南至小密水库,西至梅江和梅州机场,东至金燕大道,总面积18.31平方公里。按照《梅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打造剑英湖城市会客厅、绿轴商务办公带和城产融合总部经济区的定位,通过延续城市传统轴线形成南中轴线,将“北城南产”两个区域打通、串联,形成“一个城市客厅、三个城市门户、多个产业发展组团”的空间结构,构建从“北城南产”到“城产互融”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其中,重点打造的三个城市门户包括梅州机场门户区域、梅州站门户区域、高速门户区域,广大市民可积极参与设计,向全世界来梅州的客人讲述红色苏区的历史往事、足球之乡的时代故事、世界客都的发展新事、未来生活的崭新故事。
多个产业发展组团,城产融合如何规划布局让市民生活更美好?《规划》显示,环清凉山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生产性服务、旅游服务、体育服务等服务业。结合足球公共空间、清凉山森林体育公园等布局体育装备制造产业,形成特色体育产业集聚区。同时,《规划》落实《梅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加强政务服务、文化体育、会展等公共设施建设,增加产业用地供应,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此外,《规划》根据功能定位与现状情况,建立促进城、产要素便捷流通的通道,规划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道路等级。
公众意见建议如何反馈?记者了解到,公众提交意见建议时,需填写《规划公示反馈意见表》(详情扫描二维码查阅),可通过以下任意一种途径反馈,一是网络反馈,电子邮件发送至mzbyzx@meizhou.gov.cn;二是信函反馈,寄送信件至梅州市梅江区华南大道29号梅州市自然资源局(编研中心),邮编:514000。需要注意的是,反馈时需在邮件标题或信封封面注明“城产融合规划意见建议”字样,并提供真实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及地址,便于市自然资源局第一时间联系并反馈采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