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驱车驶入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片区娘宫村,只见碧海、白墙与错落有致的绿植勾勒出独特的滨海景致。“我们村‘五一’假期单日游客接待量近500人次,140余间民宿客房全部满员,大伙儿忙得脚不沾地。”娘宫村党支部书记周建鸿难掩喜悦地说。
谁能想到,这个如今热闹非凡的滨海村落,曾因平潭海峡大桥通车而沉寂许久。
基础设施焕新貌
曾经,枕山襟海的娘宫村凭借娘宫码头,成为平潭岛连通外界的交通枢纽。航运鼎盛时,码头自晨光熹微便迎来第一批旅客,暮色四合仍有归舟靠岸,成百上千的人流在此汇聚。熙来攘往间,不仅为村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更在岁月的沉淀中孕育出独一无二的渡口文化。
彼时的娘宫村,充满活力与烟火气。
然而,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2010年,平潭海峡大桥建成通车,承载无数人记忆的轮渡码头就此完成使命,娘宫村也在时代的浪潮中逐渐沉寂。“以前在渡轮上当水手,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很踏实。大桥通车后,渡轮停运,我就没了工作。”娘宫村村民俞昌雄说。
外部交通优势丧失的同时,娘宫村内基础设施的滞后更成了发展绊脚石。“那时,村内通往外界仅有一条黄土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而且,生活污水排放、高陡边坡隐患、村道夜间照明等问题不仅长期困扰村民,也阻碍村子发展。”周建鸿的描述,道出了娘宫村当时的困境。
2022年,在平潭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娘宫村迎来发展的转折点。村里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古村落得到修缮保护,污水管网全面铺设,村口通道拓宽硬化,1000平方米地质灾害点完成整治。“此外,我们还在村里种植1060株夹竹桃,播撒4000平方米草籽改善环境。一系列的改造,既保留了村子历史风貌,又实实在在改善了人居环境,解决了民生难题。”周建鸿介绍。
如今,娘宫村曾经狭窄泥泞的黄土路,已蜕变为宽敞平坦的大道,夜幕降临时,路灯与海面波光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静谧美好的渔村夜景。“现在村里条件越来越好,路好走了,晚上出门亮堂,生活比以前舒心多了!”俞昌雄说。
文旅引擎驱动发展
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为娘宫村打开了发展新局面。2024年,娘宫村依托渡口文化、码头旧址、古村落、妈祖文化和山海资源,启动“渡口记忆·娘宫小镇”项目, 创新采用“国有企业+社会资本+村集体”三方合作模式,将渡口文化保护与乡村建设结合,对村庄进行整体开发。
“在多方合力下,福建瑞佰丰文旅集团、平潭瑞丰游艇俱乐部等4家企业累计注入1.8亿元资金,在娘宫村打造‘月畔·栖霞’‘山寻·无尽海’等高端民宿项目。”周建鸿介绍,其中,由岚商翁祖斌与村集体合作开发的“月畔·栖霞”海景民宿,投资5000万元建成100余间客房,自2024年8月开业以来,即便在淡季的周末,入住率也能稳定在70%左右。
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大量就业岗位随之诞生,越来越多的娘宫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村里酒店民宿开起来后,我在家门口找了份酒店民宿安保主管的工作,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娘宫村村民俞兆祥说。
如今的娘宫村,除了1万平方米的海景民宿客房常常供不应求外,新推出的游艇出海项目也成为新亮点。“今年‘五一’假期,游艇项目正式运营,很受游客欢迎,每天发船六七趟,5天累计接待游客350余人次。”周建鸿介绍。
从沉寂渡口到旅游热土,站在新的起点上,娘宫村的发展蓝图愈发清晰。“目前,村里正在进行绿化景观改造工程的收尾工作。”周建鸿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大招商力度,融合文化体验、观光游览与特色餐饮,推进海上餐厅、漂浮酒店等项目落地,全力打造集文化、旅游、研学于一体的滨海小镇。”
上一篇:携手同心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