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瑞雅
“王老师,我是您的铁杆粉丝,这是我收藏的您公开发表的作品……”5月9日下午3点,退休10年的老教师高万祥接过话筒,从一侧的横椅上起身走到王计兵身边。他手上拿着一沓旧报纸,有的报纸是完整一张,有的是裁剪的一部分,只保留了王计兵的作品。
当天下午,“外卖诗人”王计兵的城市诗意栖居阅读分享会在张家港市图书馆城南分馆举行,近80名观众来到现场,听王计兵讲故事,和他互动。观众席上,有穿校服、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也有在职、退休的语文老师,还有作协、评协的会员,尽管身份不同,但都热爱文学。
一个多小时里,王计兵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讲述了他与文学的故事,他的创作经历,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登上央视春晚的故事。分享中,王计兵妙语连珠,“做最努力的自己,反而是最好的自己”“越是艰苦的过去,越是精神的回忆”等,引得观众频频鼓掌。
省作协、评协会员张瑾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了两页多。张瑾是一名退休语文老师,早在中学时期就爱上文学,之后从未中断写作。“王计兵说‘诗是我生命里的一颗糖’,是的,写作于我也一样。”张瑾感慨,从青涩到成熟再到现在,是写作让她的人生始终在追光前行。文学的光芒不光照亮了她,也照亮了她的学生。如今,她正在教60多个学生学习写作。
下一篇:以家乡之名,为“主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