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行人相撞案”现场视频公布,法院回应!
创始人
2025-05-10 21:50:47
0

转自:扬子晚报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两行人相撞案”普法案例引发争议,央视《法治在线》联系到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法院回应,关于“安全距离”,表述存在使用不恰当的问题。法院还提供了事发现场公共场所视频,并详细介绍案发情节。

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栋介绍,这个普法案例源自法院调解结案的一起真实案例。事发时间是2023年5月19日,原告为女性,碰撞事故发生时59岁,被告也是一名女性,事发时29岁。

事发当时,原告在道路上行走,其间放慢脚步接电话,后停下缓慢转身站住,被告当时从后面左右张望快步前行,并未注意前方情况,将原告撞倒,导致原告右股骨胫创伤性骨折。后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

真实案情与普法案例介绍的案情、网传的案情存在较大出入。

  • 网传撞人的是男性,实际上是女性,在发布的普法视频和文字中,法官只是用刘某和王某指代,并未体现二人性别。
  • 普法案例中提到原告“突然转身往回走”与事实不符,实际上,从现场监控视频看,原告并没有“突然转身往回走”,只是缓慢转身站住,此时原被告之间尚有一定距离。
  • 普法案例中提到被告“存在未保持安全距离的过错”,表述不当。真实案情中,被告从后面左右张望、快步前行,存在未注意前方情况的问题。

2023年9月17日,原告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原被告双方均聘请了律师进行代理。后办案法官组织双方进行了证据交换,共同查看了调取的监控视频,双方共同商定对此事协商解决。此后,办案法官多次与双方沟通调解方案,被告同意赔偿原告70000元,采用分期付款方式支付,原告同意该调解意见和支付方式。

2024年6月27日,双方到法院签署了调解协议,法院于次日出具了民事调解书。签署调解协议后,被告2024年7月28日向原告支付了第一笔赔偿款1万元,并自2024年8月起于每月28日前均按时向原告支付6000元,目前只剩一期余款6000元因没到时间尚未支付。双方在履行调解书过程中未发生争议。

对于网传案情与真实案情存在出入的问题,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郭栋表示,“对于法院此次普法过程中因法官描述事实不准确、表述不当,给广大网民造成误导的问题,在此诚恳地道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信集团推出“四位一体”信托养...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本报讯【记者 冯娜娜】日前,中信银行、中信信托、中信保诚人寿协同中信养老以及信...
省政协机关2024—2025年... 本报兰州7月1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吴东泽)省政协机关2024—2025年度“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券商金股组合上半年投资“成绩单...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转自:证券时报人民财...
书包减重体质增强 春季学期开学时,武汉武昌各中小学提出:减轻书包重量,增加体育活动。一个学期结束了,一减一增的新举措得...
暴雨、大雾、强对流,中央气象台...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7月2日早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三预警: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继续发布大雾黄色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