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吐鲁番坎儿井 用科技丈量地下文明
创始人
2025-05-10 20:00:47
0

来源:环球网

近日,记者跟随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坎儿井专项普查队来到吐鲁番市坎儿井传承区,深入探访了被誉为“干旱区绿洲奇迹”的坎儿井。

坎儿井,作为荒漠地区特殊的灌溉系统,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在吐鲁番地区总数达1108条,全长约5000公里,是当地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奥斯曼·艾力尼亚孜正在介绍坎儿井的“四普”工作

本次坎儿井专项普查采取“科技识别-实地勘测-人文印证-数据整合”四步工作法,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普查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前期准备工作阶段,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与人工智能建模技术强强联手,通过AI算法对地表特征的深度分析,快速锁定坎儿井分布区域,完成竖井的初步识别与标记,为野外调查提供有力依据。在实地勘测环节中,普查队员借助手机拍摄、无人机航拍记录坎儿井保存状况,搭配国家文物局统一的软件进行打点定位,让数据精准入库。外业工作结束后,普查队员利用自主研发的绘图软件,将采集的影像和数据生成标准化平面图、位置图,确保图纸符合国家规范。这种科技手段的全方位运用,为坎儿井建立起数字化档案,也为后续保护研究的开展奠定基础。

坎儿井专项普查队副队长奥斯曼·艾力尼亚孜介绍,遥感技术在其他文物遗址研究中同样潜力巨大。以往的文物普查工作缺少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支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技术的应用,让坎儿井的识别更为完整。未来,遥感技术有望广泛应用于更多考古工作,助力发掘更多古遗址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为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打开全新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花超”足球赛开赛!2025年...   据云南省楚雄州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7月1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7月18日至20日,楚雄州将举办一...
库尔德工人党开始解除武装,和平... 来源:新华社据土耳其媒体11日报道,库尔德工人党上缴武器仪式当天在伊拉克北部库尔德自治区苏莱曼尼亚市...
央媒看吉林丨吉林长春:全面推广... 每到午餐时间,一个个装满不锈钢餐桶的保温箱,就会准时出现在长春市一所所中小学的教学楼里,热乎可口的饭...
一声“奶奶”想骗六万?民警:他... 转自:荔枝新闻近日,南京秦淮警方接到梁先生(化姓)报警,称其母亲疑似遭遇诈骗,正准备将六万元现金交给...
最新或2023(历届)小学生腾... 导语:愿中国实现希望,让中国再创一次辉煌!让炎黄子孙有了更高的追求!有了新的希望!下面分享关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