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新闻网
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
邯郸市启动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
记者从5月9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是防灾减灾宣传周。我市将聚焦主题,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推动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到基层。市应急管理局、邯郸地震监测中心站、市红十字中安防减灾服务中心就活动内容作相关发布。
据了解
活动期间,各县(市、区)、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将充分运用视频直播、现场咨询等形式,高质量推进防灾减灾科普宣教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加大灾害信息员、护林员、地质灾害监测巡查员等基层力量培训力度,强化灾害信息报送、隐患辨识、避险转移等实务培训,提高灾害排查治理能力。市防减救灾办组织录制科普知识讲座,宣传普及公众关心的防暴雨洪涝、防地震、火灾逃生等知识技能。紧盯洪涝、地震和地质等各类灾害,重点对桥涵隧道、居民自建房、低洼易涝点等深入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分区域、分灾种、分行业建立灾害风险隐患治理台账,采取闭环管理方式及时整改治理。针对排查情况,督促指导各级各部门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实战化应急演练,最大限度减少灾害事故损失。
据介绍
在全力防范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各县(市、区)认真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划定县、乡、村三级联防联控责任区635个、网格5333个,网格化管理重点人群,严打野外违法用火。在高火险期和高风险区域落实指挥场所、人员力量、扑救装备“三靠前”。以极限思维抓好防汛抗旱防台风工作,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建立的“321”工作机制,遇有强降雨提前3天预警、提前2天采取措施、提前1天转移人员,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科学有效开展地震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加速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点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配合做好大震震源探查项目、重大地震灾害源探查项目,核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66处,全部纳入群测群防体系。加密重点部门会商频次,明确高级别预警天气的“五停”措施和联动机制,实现预警信息直达基层一线。在冬春救助工作方面,我市争取中央、省级冬春救助补助资金658.4万元,完成了2023—2024年度冬春救助工作任务,惠及11个县(市、区)3.2万余人,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上一篇:“想不到我们村会变得这么漂亮!”
下一篇:哈洽会是个什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