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英美达成贸易协议的同一天,也是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宣布维持利率在4.25%-4.5%的水平不变的次日,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这显示出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下,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走势分化加剧。美联储按兵不动主要源于对高关税冲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多数国家央行也选择按兵不动,但日前仍有部分国家选择加息或降息,其中因通胀走升,巴西加息50个基点,日本央行也在继续加息的路上。中国央行则宣布全面降准降息。
先来看此次英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的措施。一方面,这是因为英国通胀情况有所缓解,物价运行处于相对平稳的水平,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今年继续呈下行的态势,从今年一月份的3%降到二月份的2.8%,三月份继续回落到2.6%的水平,核心CPI则从3.7%逐步回落到3.5%和3.4%的水平上。经过连续12次加息及此前三次降息,英国通胀水平已经从2022年超过11%的高通胀,逐步回落的目前2%的目标区间范围内,由此,相对稳定的物价水平成为英国央行降息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影响下,特别是对全球进口美国的汽车、钢铁和铝等加征25%的高关税之际,作为汽车生产大国的英国经济显然也受到了威胁和冲击。据新华社消息,最近特朗普又宣布要对所有进入美国、在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这对作为好莱坞影片主要拍摄地之一的英国而言无疑又是一重冲击。英国在脱欧之后需要保持跟各国的贸易联系,特别是为即将举办的英欧领导人峰会创造一个好的经济环境,对冲美国朝令夕改、变化多端的关税政策。因此降息势在必行,尽管英国央行内部对于降息25基点也存在巨大分歧,有人认为坚决不能降息,也有人认为可以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
英国进一步降息的重要原因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受到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冲击,英国央行在宣布降息的同时,将英国2025年二季度GDP增速预期下调为0.1%,将英国失业率峰值预期从原来的4.8%上调至5%。在英美贸易协议初步达成的情况下,将英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原来的0.7%上调至1%,但是将2026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5%下调至1.25%。这显示英国仍然不看好美国所谓“对等关税”下的英美贸易和英国经济增长前景。从英国的制造业发展来看,英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近半年来均低于50荣枯线,而且还有进一步走弱的态势。2025年4月份,标准普尔全球英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5.4,高于44的初值,略高于3月份的44.9。各项经济数据都显示英国经济需要宽松货币政策的强有力支持。由此,不难看出英国经济对英格兰银行降息的迫切期待。
英国央行在英美达成新的贸易协议的同一天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尽管美国相对于英国是商品贸易顺差国,但是英国也需要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这不仅是由于美国的压力,更是英国经济的迫切需要,是促进英国经济增长,提振信心的需要。因此,从国际贸易角度看,降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对英国经济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