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荔枝新闻
最近,大家应该感受到了,2025年的第一波蚊子已经出动了。蚊子的“恶魔之吻”不仅会带来钻心痒,而且还可能传染各种疾病。今天,省疾控发布了重要提醒,小心蚊子叮咬后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要如何预防呢?
蚊子至少携带了300多种病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约有72.5万人死于由蚊虫叮咬引起或传染的疾病。被蚊子叮咬,可以传播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脑炎等80多种疾病。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进入了流行季。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主管医师刘丽介绍,“它是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一种急性的传染病,所以我们在平常又称呼它为日本脑炎,我国是乙脑的流行高发区,流行的季节一般是在5到10月份,流行高峰在7到9月份,然后人群对乙脑它是普遍易感的,尤其是2到6周岁的儿童”。
乙脑发病隐匿、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感染后,症状相差悬殊,大多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少数患者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呕吐、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等,严重者可能发生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主管医师刘丽介绍,“乙脑病毒主要通过库蚊来传播的,猪、牛等家畜是乙脑病毒的主要的一个储存宿主和它的传染源。由于乙脑的患者血液中的乙脑的病毒含量是比较低的,存储的时间也比较短,而且这个病人他的一些分泌物和排泄物当中也不含有这个病毒,所以乙脑一般不会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播,也不需要对乙脑的病人实施特殊的管理”。
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此外,平时也要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主管医生刘丽介绍,“在外露的皮肤上面涂一些驱蚊虫的趋避剂,避免在日落的前后,在一些树荫、草丛、凉亭等蚊虫密度高的地方进行逗留,在家里面要使用一些纱门纱窗蚊帐等,最后一点就是及时清理滋生蚊虫的积水”。
《零距离》记者| 刘舒编辑| 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