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螺旋实验室 铁手
编辑丨坚果
沉寂已久的外卖江湖,在这个初夏,又再次陷入了火热的战局之中。
继京东美团就“二选一”、商家佣金、骑手福利等问题大打口水仗后,京东还宣布与动画IP猪猪侠联动,刘强东本人也亲身上阵送外卖,将这场外卖大战再一次送上热搜。
一向波澜不惊的饿了么,也再也无法稳坐钓鱼台,启动了“饿补超百亿”外卖补贴计划,并表示不打竞争口水仗,“只发真福利”。
此外,阿里还宣布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正式升级为“淘宝闪购”,消费者在淘宝APP内即可进入“闪购”页面,链接到饿了么的配送服务。
不仅如此,淘宝闪购还发放了一亿张奶茶免单卡,仅6天时间,饿了么来自淘宝闪购的单日外卖订单量已经超过1000万单。
几大互联网平台短兵相接,消费者们喜闻乐见地围观这场“神仙打架”,毕竟如今个位数价格的咖啡奶茶已经不多见,这波羊毛“不薅白不薅”。
不过,外卖大战的高歌猛进,也让本来已经快摆脱价格战的咖啡奶茶品牌再次内卷起来。
对于加盟商家而言,咖啡奶茶的“二次战争”却未必一定是好事,毕竟他们好不容易才适应了当前的价格体系,而这场外卖大战可能会再次打破这种平衡,这波外卖补贴红利也并非每个商家都能顺利承接。
1 外卖三国杀,补贴风暴眼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咖啡奶茶品牌都“忙疯了”。数据显示,茶百道五一期间全国多家门店销量增幅超1700%;奈雪的茶部分门店订单量环比节前激增超300%。
美团、京东、饿了么三方的外卖大战,给各大咖啡奶茶品牌带来了泼天的流量。根据饿了么数据,在淘宝闪购上线24小时内,库迪咖啡的订单增长近10倍,奈雪的茶饿了么订单量同比增长2倍。
还有用户晒出了京东平台上的外卖订单,在叠加优惠券及店铺活动后,只要一分钱就能拿下库迪的生椰拿铁。
如此强大的补贴力度,还要追溯到2015年时的“千团大战”,彼时消费者可以买到1分钱披萨、1分钱汉堡套餐……但如今已是上古传说了。
即便是在前两年非常火热的咖啡奶茶价格战中,“8.8元”基本上已经是咖啡奶茶品牌能做到的极限,再便宜的话,加盟门店估计就得亏得不成样子。
说到底,还是资本平台的“钞能力”好使,难怪消费者对于这场外卖大战拍手称好,甚至表示还可以多打一会儿,羊毛还没薅够。
不过,跟上一轮“千团大战”不同,这一波外卖补贴,大多都集中在了咖啡奶茶赛道,以京东为例,其爆单榜几乎一直都稳定被库迪、古茗、霸王茶姬等品牌占据。
咖啡奶茶成为外卖大战的“补贴风暴眼”,淘宝闪购选择发动“奶茶攻势”来撬动消费者,京东品质外卖也选择以咖啡奶茶作为切入外卖大战的入口,这并非是偶然。
相比其他餐饮品类,咖啡奶茶具有客单价低、复购率高、覆盖场景广泛等属性,这使得消费者的决策成本较低,从而能更直接地刺激销量。
除此之外,近年新茶饮和咖啡赛道迎来了快速发展,诸如瑞幸、库迪、奈雪的茶等品牌已在多个城市扩张开来。
像京东这样的新玩家选择从咖啡奶茶赛道切入,既规避了中小商户资源短板,又能借助连锁品牌的规模优势快速引流,以更低的补贴成本带来市场份额的增长。
当然,咖啡奶茶赛道多品牌、多品类的优势,能承接不同消费能力消费者,以及不同补贴力度商家的需求,平台也得以更灵活调整补贴策略和商品结构。
平台愿意“补贴”,品牌愿意“接单”,成就了近一个月咖啡奶茶赛道的火爆。根据茶咖观察报道,以京东为例,其百亿补贴是由商家根据自身经营规划自主选择参与,补贴分摊比例由双方共同协商,但京东表示,商家分摊比例会保持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不过,目前谁也说不准这场补贴大战将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最终是否所有商家都能接住这场流量红利,恐怕还是未知数。
2 咖啡奶茶被迫开战
在咖啡奶茶赛道,“价格战”成为了近年行业绕不开的话题。瑞幸与库迪从9.9元打到了8.8元,没想到蜜雪冰城旗下的幸运咖直接将价格打到5.9元。
就连一度走高端路线的奈雪与喜茶,过去两年也相继降价,将主流产品线压至20元以下;一向高冷的星巴克也在2023年推出了“15元早餐组合”,被业内解读为变相降价。
红餐大数据显示,从2020年到2023年,新茶饮品牌10元以下消费占比从7.1%上升至29.6%;20元以上占比则从32.7%下降至3.6%。
经济疲软,消费降级等因素,推动消费者对高端茶饮品牌“祛魅”,导致茶饮咖啡的客单价降至10~15元区间,为了抢占这一价格带的市场,咖啡奶茶不得不打起了价格战。
但随着价格战不断加剧,不少品牌还没尝到增收的“甜”,倒是先尝到了亏损的“苦”。以瑞幸为例,经过2023年一年的价格战后,其在2024年第一季度录得净亏损8230万元,结束了此前连续6个季度的盈利记录。
在这之后,瑞幸开始逐步退出价格战,包括取消全场通兑的“9.9优惠券”已经消失,仅留下10个品类(包括非咖啡类)参与9.9元优惠。
被拖入价格战的星巴克,也明确表示对卷入价格战不感兴趣,目标是成为中国高端咖啡市场的首选品牌。根据《国际金融报》报道,星巴克中国区的客单价已连续8个季度同比下滑,但交易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这意味着其降价也不能大幅刺激消费了。
因此,在此次外卖大战中,瑞幸表现得相对低调,其仅在京东外卖上保留了部分9.9元产品,而并非像库迪一样将价格打至5元左右的新低。
星巴克虽然积极参与了外卖大战,但大幅度降价显然并非其主要目标,其更希望通过外卖服务加速渗透下沉市场,挖掘新的增量空间
目前,星巴克中国已宣布专星送服务正式入驻京东外卖平台,借助京东的渠道与物流,星巴克可更精准触达下沉市场用户,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缓解门店扩张过程中边际效益递减的压力。
不过,跟瑞幸和星巴克相比,心甘情愿被“薅羊毛”的商家也不少,希望借助外卖大战争取新的流量。
以库迪为例,其在近日召开的联营商会议上宣布,将给予自5月6日至6月30日新开门店“高房租、低杯量”两项新的补贴政策,覆盖了高房租的高线城市,以及仍需培养市场的低线城市,以进一步降低联营商开店门槛。
目前来看,这两项新政策或许跟库迪参与外卖大战也有一定关系,综合网上报道来看,低价补贴并非一面倒为库迪加盟商带来了流量,有的门店反而是“赔本赚吆喝”。
有库迪加盟商表示,京东补贴并非所有门店都能获得,对于多店加盟商来说,其拿到的补贴较多,旗下也有更多网点可以进行订单调度,一杯5.9元的生椰拿铁,多店加盟商大概能拿到10元。
但对于单店加盟商来说,门店不仅难以应付线上爆单,其线下的自提订单也变少了。不过,无论平台补贴多少,终究是不用抽佣金的线下订单利润更高。
3 三方盈利才是正循环
外卖大战仍在持续,但这场咖啡奶茶的“二次战争”,却似乎逐渐偏离了初衷。
随着京东、淘宝闪购等平台持续加码补贴,一些“羊毛社群”开始教用户如何0元撸咖啡;部分商家为套取平台补贴,还做起了刷单套利的灰色产业。
由此可见,随着外卖大战继续开打,平台和商家必然需要面对“补贴不可持续”的问题。
无论是对平台,还是商家而言,其要实现自身价值,并不只是体现在规模扩张之上,而是在运营过程中,能够让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都能持续获利。
京东此次入局外卖市场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关注,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其将骑手的福利待遇问题摆到了台面,打破以往外卖平台通过规模优势单边获利的现象。
假如外卖补贴是建立在压榨骑手降低配送费,平台掏投资者钱包所带来的让利,又或者是商家亏钱买流量的背景下,三方中有一方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外卖补贴的模式就将难以持续。
与之相反,只有当消费者享受到便利、商家获得额外的订单收入、骑手得到收入保障,同时平台也通过这些因素获得流量加持时,外卖业务才能实现良性循环。
以瑞幸为例,虽然其去年撤出了价格战,但今年一季度净收入为8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2%;月均交易客户数达7427万,同比增长24%。由此可见,不打价格战的瑞幸,其品牌心智反而在稳定提升。
当然,对于咖啡奶茶品牌来说,外卖补贴能带来“限时”流量,通过短期营销也能趁机提升品牌曝光。但长期来看,“库迪们”能否在外卖大战接住并转化更多流量,目前则犹未可知。
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对平台还是商家而言,一时的低价狂欢只是“虚假繁荣”,盈利现实才是平台们要面对的“生存之战”。互联网平台有实力“长跑”,品牌商家应不应该长期跟随,则还需要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