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还记得儿时攥着几毛钱奔向中关村茶点部的雀跃吗?记者从海淀中关村街道获悉,这座承载着几代中关村人记忆的“科学家点心铺”将于5月25日闭店,6月初迁址重开。
资料照片位于中关村北一街18号楼的“中关村茶点”店前,日前贴出了落款为“中关村茶点部”的迁址通知:由于中关村东区拆迁改造,中关村茶点店将于5月25日闭店,迁至中关村科学城超市发东侧,预计6月初开业。
中关村茶点店的历史要追溯到1957年。当时中关村有许多从欧美回国的专家,他们及其子女的饮食习惯已经有些西化,习惯了奶油起酥、蒜香面包和咖啡。此外,当时的中国科学院还有许多来自苏联的专家。为更好地服务这些科研工作者,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亲自向北京市政府请示,得到特批。“中关村茶点”于1957年4月在18号楼开张。
如今的“中关村茶点”店内,依然保留着老式玻璃柜台、传统秤砣,主打蝴蝶酥、苹果派、奶油卷等经典点心,口味数十年未变,成为中关村几代居民的共同记忆。在得知“中关村茶点”即将迁址重张的消息后,不少老顾客专程赶来老店购买点心。
“来这儿,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对儿时味道的追寻。”一位出生在中关村的“70后”说,很庆幸“中关村茶点”能够迁址重开,希望新店能延续那传承半个多世纪的手艺与味道。
资料照片中关村街道供图资料图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