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由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牵头,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项目,8日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国自动化学会共同组织的成果鉴定。这标志着我国工业控制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该项目立足国家能源安全及能源转型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发电过程控制系统的自主化和智能化技术,开展系统性创新研究,以“自主可控—主动防御—智能决策”为总体思路,构建了新型智能发电体系架构,成功研制了自主可控的成套装备。通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项目实现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相关成果已在多个发电项目中实现规模化应用。项目成果推动了发电控制技术的智能化升级,构建起完整的智能发电技术标准体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电力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应和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电站自动控制核心的分散控制系统(DCS)长期依赖进口,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开展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研制,既是发电核心控制领域突破国外“卡脖子”技术封锁的关键,更是实现我国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重点专项等项目支持下,项目团队历经十余年,通过联合攻关与自主研发,首创了自主可控智能发电控制系统、智能发电控制系统安全防御体系,攻克了智能发电成套控制算法与优化决策关键技术,实现电力生产控制区内数据、算法、算力的高效组织调度和弹性扩展,实时数据存储规模提升10倍以上,提升检索速率20倍以上,可支持不少于35种发电智能计算、65种数据分析和20种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突破了传统的被动边界防护模式,纵深防护延迟时间减少50%;首次实现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全程近零操作运行,运行人员操作次数降低90%以上,达到了少人干预的运行新目标。
目前,项目成果已在300余台机组成功投运,控制对象涵盖火电、水电、核电及新能源等不同场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项目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发布国家和行业标准多项,3项成果入选国家能源局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