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5月9日,由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主办的“灯塔・智慧助学”品牌体验活动圆满举行。华东师范大学与市南供电公司、国网上海营服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展示电力技术与数字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能源”双重动能,打造一款科技感与人文关怀兼具的教育帮扶项目,探索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路径。
校企协同:打造“菜单式”教育帮扶新模式
今年是华东师范大学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合作的第二年。据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副院长吴德芳介绍,在2024年,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和华师大首次携手开展的教育帮扶活动,通过“校企优势互补”,将上海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乡村。今年首次推出的“菜单式”帮扶模式——结合帮扶地区实际需求,定制包括集中授课、跟岗研修、网络研学、送教上门等多样化服务,并建立科学量化的成效评价体系,将上海优秀教育理念和可复制的教育经验有效输送到帮扶地区,助力乡村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希望通过‘灯塔计划’,让乡村师生共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红利。”吴德芳表示。活动现场,华师大教职工代表与市南供电公司共同探讨了乡村教育创新路径,并通过元宇宙展厅、超导科普基地等场景,展示了VR/AR、虚拟电厂技术等前沿应用。
科技赋能:从超导电缆到元宇宙课堂
活动以沉浸式科技体验为核心。在元宇宙营业厅,VR/AR设备让教师“身临其境”体验数字化课堂,直观感受远程教学的潜力;在超导电缆应用展厅,参与者通过互动实验了解超导技术的原理与能源传输的高效性。
颇受称道的是,“虚拟电厂”案例体验也被纳入了“灯塔·智慧助学”品牌体验活动中。相关案例作为当前最前沿的电力能源调节模式,融合了物联网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目前已成为守护城市用电安全、消纳清洁能源的一项重要手段。
“教师是新技术的学习者,是知识传播的枢纽。”国网上海营服中心需求侧管理中心主任郑庆荣希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让教师更好理解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也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乡村地区能源科普的推动者,激发更多学生们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趣。
“元宇宙展厅的互动工具和虚拟电厂案例,为乡村学校提供了可复制的教学模式。”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营销部党总支书记陈勐认为,城乡教育鸿沟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可及性。他希望通过电力特色科普课程,打破传统教育边界,激发乡村师生对科技的兴趣。
据了解,未来,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已计划联合高校与地方政府,将“灯塔计划”推广至更多地区,让更多孩子享受数字化优质教育。
原标题:《校企联动开启“灯塔・智慧助学”,解锁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新密码》
栏目编辑:杨玉红 题图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罗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