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白杨
2025年一季度培育壮大电商经济的政策申报窗口开启,最高50万元的奖励资金向“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龙江老字号”等黑龙江特色产品释放政策红利。这波政策激励试图用真金白银的补贴,破解这个农业大省“手握金饭碗,难赚流量钱”的发展困局。
图截自:哈尔滨市商务局
根据最新政策,黑龙江对一季度新增地产品网络零售额超200万元的限上企业(年销售额达标的规模企业),按2%比例给予奖励,封顶50万。看似常规的补贴,实则明确导向:“地产品”被明确定义为农作物、畜牧产品、特色美食等,而房产、汽车被排除在外。
图截自:哈尔滨市商务局
这相当于给企业划了重点:别盯着大宗商品,请把五常大米、黑木耳、山珍野味卖爆!并且政策特别强调“新增额以订单支付时间为准”,并要求提供银行流水佐证,以确保补贴发放的精准性。
农产品电商的甜蜜与烦恼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36.2%,五常大米、婴幼儿奶粉等品类长期霸榜电商平台。但省政协委员唐浩的发言揭开了另一面:粮油食品占比过高,附加值偏低,网零额占全国比重仅为0.5%。
更具反差的是,这个主播数量全国领先的省份,直播间里却始终保持着传统销售模式,五常大米用麻袋包装、黑木耳论斤称重。这些现象精准戳中了黑龙江电商的痛点:坐拥全国顶流的农产品和文旅资源,却在电商赛道频频错失先机。
不过,冰面下涌动着热流,跨境电商成为意外增长极。2023年全省跨境电商贸易额较上一年同比增长144.2%,海外仓网络辐射全球10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覆盖18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9个RCEP成员国。
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四季游乐馆建立“黑土优品”旗舰店 图源:黑龙江日报值得关注的是,政策文件中隐含深意:将工艺品特产纳入支持范围。这或许透露黑龙江电商的战略意图,借势冰雪旅游热度,推动“一日游”游客转化为“长期线上消费者”。
政策“助推器”瞄准堵点
这次的政策申报,俨然是场精准的“破冰行动”。首先给土特产穿上高定,企业若在一季度新增地产品网销额超200万元,能拿到2%的奖励,最高50万。看似门槛不高,实则暗藏深意,倒逼企业从论吨卖粮转向深加工,挖掘特色农产品的增值空间。
宏济祥参茸山珍小铺
其次,给网红经济装上“涡轮”。联合京东、阿里等传统电商平台,帮扶省内企业特别是线上商贸流通企业店铺入驻,扩大线上销售规模。此举直击农产品直播“散兵游勇”的痛点——此前东方甄选等头部电商在黑龙江选品时,常因包装粗放、物流滞后、店铺评分不足等问题放弃合作。
最后,创新流量转化。将工艺品特产纳入支持范围,旨在通过旅游场景下的即时消费体验,培育线上复购习惯。
黑龙江这波政策操作,像极了直播间里的“憋单”战术,先用资金扶持吸引企业入场,再用细则倒逼产业升级。但想要打破“初级农产品卖全国,深加工产品买全国”的困境,仍需在品牌建设、冷链物流、数字营销等环节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