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吴 迪)近日,《湖南省促进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正式实施,其中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需求特点、与抵押担保有机结合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优化融资服务体系。这标志着湖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纳入地方法治化轨道,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法治动能。
据介绍,2008年,湖南省等地启动开展第一批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2012年,湖南省全面推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近年来,湖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至2024年,该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从1亿元上升到93.5亿元,累计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440亿元。其中,2024年,该省办理专利、商标质押登记587笔,质押登记金额93.5亿元,银行业金融机构投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31.79亿元,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投资2.85亿元。2023年,湖南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上市,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在风险防控方面,湖南省积极推动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3000万元,并进行市场化运营。按照风险补偿金45%、合作银行及指定的合作担保或保险机构45%、评估处置机构10%的风险承担比例,建立起“谁参与、谁受益、谁担责”的风险分担机制。目前,该机制已助力300余户中小微企业获得15.5亿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纳入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为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提供了湖南经验。
【新闻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