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称,供给的市场化出清总是需要通过价格深度下跌挤压来实现的。近期锂盐价格快速下跌,该行认为是行业加速出清的必经阶段。随着澳矿价格的下压,经营压力将传导至最上游矿企。目前锂矿板块多家企业PB已跌至1.5倍以下,少数企业已跌至1倍附近,行业整体已在底部投资区间内。关注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中矿资源、永兴材料。
事件:近期碳酸锂价格快速下跌。截至5月8日,广期所碳酸锂主力合约2507收盘价64280元/吨,4月以来下跌14%。现货价格65250元/吨,4月以来价格下跌12%。
方正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成本:部分澳矿25Q1成本显著下降,引发澳矿价格下跌
近期澳矿陆续披露25Q1生产经营情况。Marion锂矿Q1FOB成本为708澳元/吨,较24年下半年成本(1076澳元/吨)大幅下降。Wodgina锂矿Q1FOB成本为775澳元/吨,较24年下半年成本(1013澳元/吨)大幅下降。在此影响下,澳矿价格跌至743美元/吨,4月以来下跌9%。该行认为其成本下降有一定的短期因素,主要是当前开采矿坑的原矿入选品位更高所致,MIN也并未调降两座矿山25财年全年的成本指引。同期其他澳矿也未展现出同等的降本幅度,Greenbushes锂矿25Q1现金成本为341澳元/吨,环增5%;Pilbara旗下锂矿25Q1FOB成本为685澳元/吨,环增10%。该行认为锂矿成本左移不能回避,但当前矿价留给澳矿的生存空间也在缩小。
库存:锂盐库存累库,下游库存累至高位
截至4月30日,SMM统计中国碳酸锂库存达到9.6万吨,为21年以来最高水平。其中冶炼厂持有5.1万吨,下游持有4.5万吨,为21年以来最高水平。25年2月起,国内碳酸锂库存持续上行,也反应了现货市场供给仍较为宽松。
供给:成本倒挂,锂盐产量出现下降态势
由于锂盐价格在4月后快速下跌,锂盐冶炼企业已陷入成本倒挂状态。以外购锂辉石原料为例,当前的生产现金成本高达7万元,已低于锂盐市场价格。4月中国碳酸锂产量7.4万吨,环比下降7%;氢氧化锂产量2.5万吨,环比下降1%。该行认为随着倒挂幅度的加深,锂盐企业的减产压力愈发严重。低锂价对于矿端的影响也在发酵,以成本相对偏高的非洲锂矿为例,25Q1中国从津巴布韦进口锂精矿20.9万吨,环比下降21%,较24年高位下降38%。4月之前澳矿价格较为坚挺,25Q1澳洲锂矿产量为94.0万吨,环比下降9%。随着Q2锂精矿价格下跌,锂矿企业的减产可能性进一步扩大。
需求:预期扰动,现实稳步增长
锂盐需求主要关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两大市场。据乘联会,25年1-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为400万辆,同增42%;全年批发销量有望达到1570万辆,同增28%。储能电池方面,据集邦咨询预计,中性预期下,2025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达216GWh,同比增长36%。该行认为下游前期在美国加关税的预期下,产业链累库一定程度上前置了需求,4月美国关税对产业链需求预期扰动也不可忽视。但需要重视的是,25年锂盐下游动力和储能电池的终端增速依然可观,且超过锂盐供给端增速。该行认为锂盐行业的整体过剩在25年趋于收窄。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锂电储能需求增长不及预期;锂矿资源开发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