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长城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中国锂电企业在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规模生产能力和高端技术领先优势都较为明显,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发展的趋势可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国内有足够大的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是较为完善的供应链支持有利于企业在合理的利润空间前提下参与全球竞争。此次从国家层面提高行业安全性标准有利于强化头部集中效应,助力优质企业提升经营质量。
长城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事件
3月28日,工信部组织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新要求对多项动力电池的关键技术指标标准均进行了修订,将安全性放在此次国标规则提高的重中之重
国家重点推出新能源车动力电池相关安全政策,旨在提高行业生产经营质量。根据乘联会公布数据,2025年4月初步推算本月狭义乘用车零售总市场规模175万辆左右,同比去年增长14.4%,环比上月-9.8%,新能源零售预计可达90万,渗透率51.4%。然而4月月中整体车市折扣率约为23.7%,侧面反映新能源车价格竞争仍较为激烈,各家车企的降本增效工作压力仍十分巨大。
汽车作为大众日常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安全性影响范围深远
新能源车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车关键动力组成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更是行业生产经营质量的核心体现。
动力电池行业头部集中效应显著,尾部低效产能亟待有序出清
动力电池行业因其技术密集性及生产制造复杂性而长期呈现头部集中的市场格局,但由于终端客户新能源车行业近年始终处于高速增长期,动力电池装机需求的绝对值较大且动力电池价格的动态竞争压力更大,所以尾部产能的出清迟迟流于纸面。
此次国标调整从安全性层面直击动力电池核心性能指数,对于全行业发起较高约束性要求,有利于排除价格因素,而从产品性能方面对动力电池行业的尾部低效产能有序出清,降低新能源车在极端意外情况下的风险系数。
风险提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研发投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