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禹 邵迅之
2025年,面对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与产业竞争态势日益激烈的复杂局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宝胜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战略思维统筹全局,将低成本运营能力建设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构建全价值链精益管理体系,持续锻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为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奠定坚实基础。生产系统深入贯彻公司低成本运营能力建设工作部署,生产管理中心统筹制定方案,各事业部及高分子公司结合业务实际细化措施,建立全员参与、分层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和文化引导双轮驱动,培育全员成本意识,确保“降本增效”理念在一线有效落地。
全面覆盖,全方位管理
3月初,公司出台2025年低成本运营能力建设工作方案,该方案突破了传统成本管控范式:在覆盖范围上实现全链条突破,将管控维度从单一生产环节拓展至原辅材料战略采购、质量检验流程优化、智能仓储物流管理、工艺技术改造及设备能效智能升级等全价值链环节;在管理精度上推行数字化管控,通过建立颗粒化指标体系,将原有粗放型成本项目分解为23大类、113项目费用指标,实现成本可视化管理和精准定位;在协同机制上构建信息共享平台,集成供应链、仓储、质检等核心系统数据,打造实时共享的数字化作战室,以数据互联推动跨部门流程再造,为低成本运营提供决策支撑。
深入挖掘,精细化管理
设备能源部紧紧围绕设备与能源两大主线,强化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加快设备效能提升和节能改造,全力推进2025年技措项目尽快落地见效。一是加大备品备件和耗用管控,尤其对高价值易损件、喷码机及其耗材等方面进一步提级管控,单位产品机修费同比下降10.32%,特别是喷码机及其耗材采购费用同比下降30%。二是加大公司重点用能设备设施节能改造力度,梳理电机、变压器、泵、空压机、冷却循环系统等节能改造项目清单,其中已完成的8台冷却塔提升泵改造项目年节约电力32万kWh。三是激发全员参与力度,部门基层班组在一季度实施小改小革和修旧利废42项,为部门低成本运营能力建设工作取得实绩提供坚实保障。
技术革新,科学化管理
一季度,生产条线系统致力于生产工艺的精确控制、工艺改进项目的序时推进、计米与外径控制等项目的推进,显著降低了材料成本。导体类工艺改进项目累计节约额190万元,绝缘材料的消耗系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74个百分点,护套材料的消耗系数同比减少了1.95个百分点。围绕回收物资的再利用,一方面建立起回收再利用体系,强化回收物资的分类管理;另一方面引入新设备铜米机,提高废线剥线效率;实现回收物资再利用数量的进一步提升。实现废铜回收利用935吨,废料回收利用67吨,减少损失约120万元。
2025年,宝胜生产条线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低成本运营能力建设工作中,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凝心聚力,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确保“过紧日子”的部署要求得到切实执行并取得成效,全面实现降本增效,有效提升企业运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