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7日,中石化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储量产量齐头并进——原油超产6000吨,2口探井油层钻遇率100%;投产新井4口,日增油285吨。这得益于勘探开采技术的“再加码”。今年胜利油田向海图强,专门出台20条措施,进一步提高储量产量,推动海上油田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
海上油田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储量是基础。胜利油田通过成熟区域、空白领域和中深层等三个层面找油,重点突出河道砂、浊积岩、复杂断块、滩坝砂及潜山5个含油区带描述预测,实现找到油、找好油。胜利油田部署探井30口以上,在“十五五”期间拟培育1至2个千万吨级储量阵地,新增探明储量2000万吨。
“如果把勘探比作捕鱼,区带勘探就像用渔网在较大范围内捕捞,而滚动勘探则像在特定的鱼群活跃水域垂钓。”海洋采油厂科研所油气勘探主任师武群虎说。
胜利海上油田锁定埕岛油田探明储量边界外的“垂钓区”精细查找潜力,部署实施滚评井。截至目前,部署实施滚评井2口,新建产能2万吨。
聚焦垦东地区等“捕捞区”,技术人员按照多层系兼探原则,开展全层系增储潜力评价和井位部署论证,先后实施2口探井。其中,垦东斜93井钻遇油层3层共12米,增加地质储量100万吨。
储量变产量,如何把找到的油采出来是关键。首先是提高储量的控制程度,让油藏“听话”。胜利海上油田实施新区扩边与老区综合调整双轮驱动,开展微生物驱开发适应性分析,促进精细注采井网完善、注采流线调整,不断夯实稳产基础。
其次是既多采“听话”的油藏,又要持续降低成本。胜利海上油田实施“少井高产”“千方液百吨井”工程,新老区各新建产能 44 万吨、41.6 万吨,2030 年原油产量达到 370 万吨。
2020年,胜利海上油田进行化学驱先导试验后,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海上单一注聚区块。但随着注聚开发推进,中心井含水快速回返、边部井促效难等问题凸显。
针对这些问题,胜利海上油田攻关海上地质构造和配注水复杂等难题,迭代更新驱油体系、扩大应用规模,覆盖地质储量 6800 万吨,努力把含水降下来,让油量提上去。截至目前,海上化学驱累计产油183万吨,增油80.7万吨。
海上油田高质量发展,科学技术是核心驱动力。着眼海上勘探开发“卡脖子”难题,胜利油田科研人员持续攻关地震、油藏描述和钻井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提升海上油田核心竞争力。同时,通过海上智能油田建设,科研人员做到了全面感知、自动操控、趋势预测、科学决策,实现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智慧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