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水运网
“五一”假期期间,天津港车船如织,货畅其流,累计接卸船舶201艘次,同比增长6.3%,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21.2%,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5.94%。
如此精彩答卷的背后是天津港在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的建设征程中的全力以赴。
科技赋能
装卸效率大幅攀升
5月6日,记者走进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看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有序穿梭,自动化岸桥精准抓放集装箱,5G、北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此交织成网,构建起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的生动场景。
记者了解到,2021年10月,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正式建成“智慧零碳”码头,2024年该码头全年完成吞吐量同比增长31%,并首次突破码头设计年吞吐量。短短三年,这座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便实现了全新跨越。
在智慧零碳码头智控中心,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操作部经理冯淼正全神贯注分析数字孪生系统呈现的实时数据。
“每个集装箱的吊装路径优化0.2秒,就能为1万箱级货轮节约半个小时作业时间。技术团队通过算法优化已攻克13项效率瓶颈。如今,通过系统迭代升级,智能岸桥累计单桥作业效率提升了60%。”冯淼说。
4月中旬,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极端大风天气过程,渤海海域受到影响。风力减弱后,生产高峰随之而来。面对挑战,天津港集团凭借“智慧港口”优势,利用IMCC、一键交接班等数字孪生应用场景,进一步优化作业资源配置和场地资源布置,为港口生产调度找到“最优路径”。4月14日—20日,天津港共计作业船舶342艘次,完成吞吐量1092.8万吨,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港口服务。
除此之外,为推动作业效率不断提高,天津港集团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天津港发布全球港口首个数字孪生系统“津鸿”,建成全球首个全物联网码头;将自主创新技术融入传统工艺,实现集装箱与干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大型集装箱设备自动化率超80%;开创传统码头自动化升级新范式,累计刷新作业效率纪录150余次,6条主力航线效率大幅提升。
绿色转型
“用能大户”变“零碳先锋”
7台彩色风机持续运转、一排排光伏板源源不断地输出清洁电能……天津港作为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正通过“风机+光伏”绿色能源系统实现码头生产全过程绿色能源的自给自足。
“码头的电力供应全部来自‘风光储荷一体化’系统,100%使用电能,电能100%是绿电,绿电100%自产自足。”天津港集团科工管理部副总经理陈艳萍说。天津海岸丰富的绿电资源不仅使得所有自有港作船舶能够使用岸电,每年还能为外来大型船舶提供岸电超过1000万千瓦时。
除此之外,天津港的岸桥、轨道桥、集卡车等“碳排放大户”也被安上“绿色发动机”。
“我们用智能技术促进港口绿色低碳,大型设备全部使用电能,水平运输集卡投用超百台。”天津港集团科工管理部能源管理经理张昊自豪不已。采用与传统集装箱码头类似工艺流程,智慧零碳码头比同等岸线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投资减少30%,比同规模传统集装箱码头人员降低60%,集装箱作业倒运环节减少50%,能耗也节约了17%。
此外,天津港创新推出“公转铁”“散改集”运输模式,铁矿石清洁运输占比突破65%,年减少柴油消耗1.5万吨;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牵引车、电动智能集装箱卡车等新能源设备规模化应用,年减排氮氧化物约280吨。2023年,天津港获评“亚太绿色港口”称号,其绿色实践被国际港口协会列为典型案例。
港城融合
激发“港口经济”活力
在天津港保税区,这里形成以海洋油气装备等五大领域为主,涵盖“研发设计—零部件—总装制造—配套服务”产业体系。4月初,中船天津为希腊建造的11.5万载重吨成品油船比年度计划提前16天在船坞顺利铺底,为法国建造的两艘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顺利开工,其中一艘提前年度计划22天。
与此同时,位于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的华北最大规模液体散货码头——渤化南港码头项目工程初步设计获批。“渤化南港码头不仅是物流节点,更是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通过海铁联运网络带动延伸京津冀地区绿色石化产业布局。”天津经开区政务服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天津邮轮旅游更是人气满满。5月1日,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迎来皇家加勒比邮轮“海洋赞礼号”、东方邮轮“梦想号”和大洋邮轮“芮吉塔号”三艘国际邮轮同时停靠,这是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全面复航以来,首次呈现“三船同靠”的盛况。
据悉,当天约有1.5万名旅客出入境。为更好服务保障“三船同靠”和高客流量抵达,天津港集团提前筹划,与海关、海事、边检等口岸单位联动,共同做好客流分析研判,从“船—港—客”三大维度制定客运方案,强化对重点区域、线路、时段的布控,精细化设计旅客安检、候船、登离船动线,升级“三站一场”直通车服务,拓展“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旅客集散中心”服务功能,实现外币无忧兑换和暖心多语服务,为旅客提供更全面、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作为中国北方邮轮旅游枢纽,天津国际邮轮母港2024年累计接待国际邮轮105艘次,接待进出境旅客超35万人次,邮轮接待艘次及旅客人次居北方第一、全国第二。天津依托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旅资源,聚焦“邮轮+服务”“邮轮+产业”“邮轮+文旅”等发展策略,加快打造中国北方邮轮旅游中心,邮轮经济正成为天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亮眼名片。
“6月起将有两条邮轮在天津开行母港航线,为天津文旅消费带来新的增长点。后续我们将探索‘邮轮+’旅游新模式,持续拉动文旅消费,为文旅商融合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明说。
未来,天津港将继续深化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战略,加速港城融合,不断拓展发展边界,为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对外开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