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周刊
本刊记者 崔晓萌
最近外卖界,堪称“神仙打架”。
京东带着“0佣金+骑手社保”的王炸强势入场,美团哪能示弱,直接甩出千亿补贴来应对。原本“吃瓜”的阿里也坐不住了,旗下的饿了么在4月最后一天官宣,要进一步加大平台补贴力度,开启“饿补超百亿”大促。不仅如此,“淘宝闪购”还升级了即时零售业务,和饿了么一起大手一挥,要送1亿杯奶茶!
3.9元就能拿下一杯库迪咖啡,3.8元能买到两杯蜜雪冰城奶绿。就连原价27元的星巴克美式咖啡,现在7元就能拿下……这操作,直接让消费者笑开了花,好多人忍不住吐槽:“本来都戒奶茶了,结果因为外卖大战又复喝了,根本控制不住我自己!”
所谓“无利不起早”。巨头们争得这么激烈,外卖市场到底是块多大的“香饽饽”?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在线餐饮外卖行业市场规模将近1.6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能达到1.96万亿元。之前这个大市场长期被美团和饿了么“霸占”,形成了“七三分”的格局。
也不是没有外来者觊觎外卖市场——滴滴、抖音甚至包括此前的百度,都是实力强大、资金雄厚的互联网公司,结果也没能在美团、饿了么的夹缝中找到立足点。
不过,这次京东似乎有机会打破僵局:4月24日有消息称,京东外卖日单量首次突破1000万单,只用了一周左右就实现翻倍增长。
巨头们争得头破血流,难道就只是为了外卖这块蛋糕吗?
当然不是!他们真正盯上的,是“即时零售”这个潜力无限的大市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即时电商市场规模达到2万亿元,同比增长36%,预计2027年市场规模能突破5万亿元。
这么大一块蛋糕,谁不心动?
美团靠着高频、低客单价的外卖业务起家,现在不断向便利店、超市等零售领域拓展。到2024年末,平台已经和超5600家大型连锁零售商、41万本地小商户以及超570家品牌商达成合作。
京东则从低频、高客单价的传统零售反向切入高频即时的外卖赛道,整合业务后,把外卖入口藏在“秒送”频道里,给整体即时零售业务“打气”。
淘宝闪购由“淘宝小时达”升级而来,靠着阿里生态的支撑,在即时零售领域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目前已经有300多万家门店接入。
这场激烈的竞争,让消费者短期内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不过我们也得清醒认识到,长期低价竞争容易引发行业“内卷”。
一方面,商家的利润空间可能会被压缩,若利润太低,有些商家可能会在产品和服务上“动手脚”。另一方面,长期“内卷”可能导致行业无序竞争,不利于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场大战也给行业带来了变革的机会——说不定能倒逼平台和商家更加重视外卖食品安全等问题,也能推动改善外卖骑手的劳动保障条件。
未来的赢家,肯定不是只靠砸钱抢市场,而是那些能平衡平台、商户、骑手、消费者等各方利益实现共赢的平台。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先好好享受这波补贴的便利,点杯奶茶、吃吃瓜就行。
编辑:周琦
下一篇:钟恒钦,任上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