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记者 王译博 董茜)为纵深推进就业优先战略,连日来,郑州经开区组织人事和社会保障局以“服务沉底、需求置顶”为核心理念,在康桥社区、新亚社区、中烟社区等辖区人口密集社区布局8个“乐业小站”,构建“500米就业创业服务圈”,通过搭建“家门”与“厂门”的民生桥梁,为广大求职者带来家门口的就业机会。
扎根社区末梢,构建便捷服务网络。据了解,“乐业小站”选址居民集聚区与产业需求集中区域,8个服务示范点覆盖29条街道,形成“步行500米可达”的就业服务圈。对企业而言,是“下楼就能招人才”的便捷招引窗口;对居民来说,是“出门即享就业服务”的家门口驿站,真正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双向精准赋能,覆盖就业全周期。面向企业,“乐业小站”提供“全流程用工支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布招聘需求,定制化组织行业人才对接会、专场招聘会。此外,工作人员还定期走访企业摸查用工需求,配套惠企政策解读、创业孵化指导,助力企业高效引才、安心发展;面向求职者,“乐业小站”打造“个性化服务链条”,从职业登记建档、数智化岗位匹配,到简历优化、面试模拟等一对一指导,实现“人岗精准适配”。同时,针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还提供专项岗位推荐、职业规划定制,让就业服务更有温度;面向创业者,“乐业小站”搭建“全周期赋能平台”,提供创业政策咨询、项目孵化指导、导师结对帮扶,覆盖创意策划、落地运营、资源对接等全流程,助力创业梦想照进现实。
运营以来,“乐业小站”以“数据+服务”双轮驱动,累计举办6场大型招聘会、10场行业沙龙、120场直播带岗,走访企业50次,释放38734个优质岗位,实现岗位需求与人才供给高效匹配;开展50场电工、家政、电商等职业技能培训,43场创业指导课程,帮助劳动者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体力型就业”向“技能型就业”转型,实现“一技在手,就业不愁”;聚焦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一对一”岗位推荐、心理疏导、上岗指导,促成3362人成功就业,其中重点群体帮扶就业率达35%,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