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湖州日报
记者 张璐
教育部近日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增设了29种本科新专业,今年的高考生就能报名。值得一提的是,这29种新专业很多都让人耳目一新,比如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数字戏剧等,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高三家庭和教育专家。
是新机遇还是风险
“选新专业就像开‘盲盒’一样,很多新专业都是第一次听说,具体的培养方向和未来的职业前景也不清楚,所以我们最近在到处找人问。”市民吴女士的女儿今年高三,就读于湖州市第二中学。她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正是高三家长拼信息差的时候,尤其是专业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孩子的成绩,更会考虑孩子的兴趣所在。
吴女士的担忧代表了一部分高三家长,不过也有不少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次部分新增专业听起来还是很契合现在的市场需求,相信未来的就业前景应该会不错,对于孩子来说或许是新的机遇。
“我们家孩子偏文科,本来有点担心专业不太好选,现在看中了交叉类的AI赋能型新专业。跟孩子简单交流过,她对人工智能蛮感兴趣的。”家长陈先生表示,孩子目前成绩中等偏上,感觉有机会冲一冲。
这是一场双向奔赴
那么这29种新增专业到底如何?就业前景怎样呢?近日,记者就此专门采访了湖州市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王凯。
他表示,这29个专业主要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前沿和市场需求三个方面展开,分布在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教育学、理学、文学六大门类。像是碳中和科学与工程、海洋科学与技术等专业面向的都是国之所需,智能分子工程、时空信息工程等专业聚焦的都是尖端科技,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老年医学与健康等专业则是适应市场需求,服务于民。
“我个人认为,这一次的专业调整还是比较有前瞻性的。而且这次教育部首次建立了战略急需专业超常设置机制,对于中央最新部署、高度关注的战略领域,开辟相关专业设置即时响应。”王凯介绍,比如瞄准低空经济快速发展需要,突破集中申报限制,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高校增设了“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培养的是低空飞行器设计、运维及管理人才,课程涵盖智能控制、绿色能源等,就业瞄准万亿级低空产业市场。“这种比较适合理工科爱好者,尤其是想投身航空航天或者新兴经济领域的学生”。
“另外,前几年学医大多是理科生的专利,但是新开的老年医学与健康,文科生和理科生都可以报了。”王凯提醒,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国家对于健康管理机构、康养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比较大,社会需求也比较稳定,未来的就业前景应该不错,“不难看出,这一次的调整是人才培养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
理性选择的“三大原则”
了解了教育部新增本科专业设置的大背景,今年的高考生到底应该怎样填报志愿呢?
湖州师范学院社会合作与发展联络办公室主任谢杭给出了“三大原则”:个人兴趣与潜能是关键,院校实力与行业需求做考量,眼光长远看待专业冷热。
“家长们可能更多考虑的是专业前景发展,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如果没有兴趣,学习动力不足,自然也激发不出个人的潜能。”谢杭有着十多年的高考志愿填报经验,很多家长和孩子在专业选择上都会出现分歧。
比如,“人工智能教育”就要求具备编程基础与教育情怀,“国际传播与数字媒体”则需较强的语言表达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考生和家长都应该理性评估自身优劣势,将个人发展路径与专业前景相结合,这样才能在新兴领域中找准定位,实现长远发展。
他特别强调,以高校来说,新专业往往有个建设期,报考时一定要充分了解院校的实力、专业背景和行业的需求,不然师资力量与行业资源可能都无法保障。就以“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来说,一方面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6所“双一流”高校开设,另一方面对于未来想回湖工作的学子们来说,该专业与目前德清县与安吉县联动打造的“‘空天地’安全融合飞行、产业服务和共同富裕示范区”项目也都非常契合,“这样的新专业,可能相对而言就比较成熟。”
此外,专业的冷热不会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从长远去看,家长们需要考虑的是培养孩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
上一篇:描绘“食安山东”建设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