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内蒙古日报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思政课教师葆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才能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湖南大学的校园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鲁力老师以其卓越的教学与科研表现,生动彰显了新时代思政教师的使命担当。
湖南大学在教学上不断创新,力求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在思政课教学中,鲁力摒弃传统的枯燥说教,引入大量鲜活案例与互动环节,激发学生思考,赢得专家学者和学生的一致好评。“鲁老师讲课生动幽默,引人入胜。”学生们说。
科研上,鲁力主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与研究》《思想教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刊发表论文60多篇,以独立或第一作者身份出版学术著作7部,参编著作6部,还荣获第五届“湖南期刊主题宣传好文章”奖。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近十项,其研究成果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同时,鲁力还积极投身学术交流活动,在“青年与文化发展创新”对话会上,提出青年要有文化创新自信,勇于创造、坚持创造,引领广大青年深入了解并热爱自己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
作为一名思政教师,鲁力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对思政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在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发光发热,激励着更多青年投身国家建设,为思政教育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