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河清报道 近日,在昆明市五华区建设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推进会上,五华区孤独症教育指导中心揭牌、“校校合作 医教合作”如期签约、五华区特殊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成立,这是五华区推进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三项具体行动和里程碑,标志着五华区特殊教育改革驶入全新赛道。
会上,五华区新萌学校与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正式签署“校校合作,医教协同”合作协议,将在教学、科研、实践等多方面展开深度交流,为特殊教育发展带来全新机遇;五华区孤独症教育指导中心挂牌五华区新萌学校,今后将为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更加专业、全面的服务;五华区特殊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成立,来自特殊教育、医疗康复、融合教育等多个领域的18位权威专家组成“智库天团”,将为五华区特殊教育改革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引领与支持。
五华区新萌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陈晓燕介绍了特教改革工作的规划。她说,将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机制,拓展培智教育高中学制,开展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毕业评估分流,具有就业能力倾向的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探索重度残障学生升入12年一贯制高中(特殊教育)学习路径。依托五华区云冶社区打造“全生涯特殊教育社区”,将继续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建设“融合教育办学联合体”,建立助教陪读“影子教师”制度;推进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开展生涯规划,做好就业衔接;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和特殊教育融合,提高评估鉴定、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打造智慧校园、建设智慧课堂等举措,不断推进五华区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五华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2015年和2025年,五华区两次荣获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荣誉称号,这是国家对五华区特殊教育成果的肯定。近年来,五华区特殊教育成绩斐然,构建起从学前康复到高中职教的完备教育体系,创新推行“医教结合、全纳教育”等模式,提升了特殊教育的质量,让众多特殊儿童享受到公平且优质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