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他是施工队的安监员,我第一次见到他是去年春天。
去年年初,职工生活区的管道需要翻修维护,工程外包给他所在公司的施工队,他便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他中等身材,略显瘦削,相貌普通,少言寡语,因为长期从事室外作业,皮肤被晒得黑黑的,加上长年穿一身洗得褪了色的工作服,整个人显得灰扑扑的,站在人堆里就找不到了。但是因为他的一个举动,使大家想不注意他都不行,那就是,每天上班,他都要带一个叠成方块的蛇皮袋来;每天下班,他都会背着一个撑得鼓鼓囊囊的蛇皮袋走。袋子里也没啥值钱东西——生锈的铁丝、几个空易拉罐、从机器上拆下来的报废零件、工友们扔掉的劳保手套和快递盒子、用完的空油漆桶等,都是他利用工余时间拾来的。每天中午,他总是快快吃完饭,然后撑开蛇皮袋,在工地上和生活区转悠,捡拾垃圾,因此得了“蛇皮袋”这么一个外号。
施工队作业时,后勤部的安全员要旁站监督。有一次旁站,我跟施工队经理聊天,问“蛇皮袋”是不是家里很困难?他说“蛇皮袋”是外地人,老婆身体不好,长年吃药,在老家带孩子,“蛇皮袋”和他爸在外面打工。“蛇皮袋”很顾家,发了工资就寄回家,只留一点生活费。施工队赶工时发的饼干、方便面,夏天发的绿豆白糖,中秋节发的月饼,他都舍不得吃,攒着寄回家,或者托同乡带回去。经理的话让我对“蛇皮袋”多了一些好感和同情。
工友们猜测“蛇皮袋”捡垃圾卖了钱留作“私房钱”了,于是起哄让他请客,他笑笑不接话。几次下来,工友们都说他抠门、不合群。这些话也传到经理的耳朵里,但经理觉得他干活认真、责任心强、从不偷奸耍滑,再说他捡垃圾是利用工余时间,没影响工作,所以一笑置之,并不说什么。
的确,“蛇皮袋”对工作特别认真。施工队刚入驻时,他就到我这里要管道资料和图纸,然后对照着资料和图纸在施工现场转悠,查找风险点;每次作业前,他都会仔细检查,从警示牌设置,到工友的安全帽、安全带,每个细节都不放过;班前班后会更是一丝不苟,再小的风险点也交代清楚;施工中需要旁站监督时,他绝不会站在那里刷手机或跟别人聊天,从头至尾都盯着,表情严肃、眼神专注;作业结束,他还会挨个检查有没有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做完这些,“蛇皮袋”背着他那鼓鼓囊囊的袋子,推着老旧自行车,一骗腿上了车,按着车铃潇洒远去。
一个傍晚,工友们像往常一样打趣他“今天又收获满满”,施工队经理突然说:“他收集这些废品并不是为了自己。”原来,两天前的周末,因为一个突发的技术问题,经理去“蛇皮袋”的出租屋找他,才知道,他旁边的屋子里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去年“蛇皮袋”搬到这里,见孤寡老人四处捡破烂,便把工地上的废品拾回来给她。平日工地上发的饼干、方便面、矿泉水,“蛇皮袋”也会分一些给她。“蛇皮袋”说,虽然他的力量微薄,但还是会尽可能帮助比他更困难、更需要帮助的人。
经理说完,我们都沉默了,夕阳中,“蛇皮袋”的背影渐渐远去,融化在一片金色的光芒里……
□赵闻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