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关区园东和苑小区某栋四单元下水堵塞成因在街道、住建、社区、施工单位多方高效联动下,通过科学勘验定方案、专业技术破难题、透明沟通解民忧的方式得到确定并给予圆满解决。这场误会的化解,不仅展现基层治理的真抓实干,更以“速度+温度”的方式交出了一份共治共享的文明答卷。
现场勘验+专业技术论证+民主议事三步走,打消居民疑虑
“街道响应快,专家用数据说话,社区服务有诚意,让我们从误解到信服,而且下水也能安心使用了,大家的心里都是暖乎乎的!”居民王女士道出了园东和苑小区某栋四单元居民的共同心声。园东和苑小区,这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小区,在经历两次旧城改造后,某栋四单元居民家中出现了生活污水堵塞甚至倒灌的现象,大家就怀疑该单元北侧下水井在改造时被填平了,导致他们无法正常使用下水,怀疑的种子在该单元居民的心中生根发芽,始终得不到答案。
了解到居民们的“误会”和诉求,民康街道立即启动12小时应急响应机制,联合南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旧改办,与社区工作人员、专业施工单位一同通过“现场勘验+专业技术论证+民主议事”三步走的方式,高效解决了大家的疑虑和诉求。
通过三方共管制度,解决下水管道后续维护事宜
南关区民康街道西门里社区党委书记奚刚介绍,南关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旧改办联合施工单位先后3次实地踏查,通过对小区老住户的询问和现场挖掘,确认该单元所有东户下水管道均按原始设计由东山墙接入地下管网,北侧区域未设置下水设施。为了解决居民们提出的“北侧填平下水井致堵”的疑虑,施工单位专项开挖深1.8米的检测坑,仅发现旧热力井遗迹,用居民们看得见的事实“说话”消除了大家的误解。随后,住建局专家团队、街道、社区、施工单位综合评估,最终采用符合重力排水原理的东山墙原路径修复方案,采取机械疏通、腐蚀管段更换及PVC材质升级三重措施,既解决堵塞问题,又延长管道使用寿命。
为打消居民顾虑,西门里社区还建立了立体化沟通机制,通过专家现场答疑等方式实现信息透明。“我们还同步建立了‘社区-物管会-住户’三方共管制度,明确季度清掏检测、厨余垃圾规范处置等责任。”奚刚介绍。
民生“小切口”折射城市“大文明”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居民刘先生的话朴素却真挚,这场历时近10天的整治行动,不仅解决了下水堵塞的“难题”,更成为基层治理的“专业论证+阳光操作”的新样本。居民们也纷纷表示,感谢街道、社区让大家享受到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如今,这场高效联动不仅展现了基层治理的“真功夫”,更折射出城市文明的深层内涵——以专业技术为支撑,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在解决“小问题”中彰显“大文明”。
奚刚表示,群众问题无小事,下一步,西门里社区将用心解决社区居民实际问题,满足居民需求,营造和谐文明幸福的社区环境。
@你
为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更加符合基层实际,更好地服务群众生产生活,长春市正式开通“长春文明眼”网上监督平台,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不文明现象(行为),可通过“文明眼”进行反映,如果遇见文明现象(行为),也可通过“文明眼”进行表扬。
征集内容:凡长春市区内(不包括榆树、农安、德惠、公主岭)涉及到的不文明现象(行为)都可以报料。同时,如果身边有文明现象(行为)也可以进行报料。
参与方式:市民发现不文明现象(行为)/文明现象(行为)后,拍下图片或视频,标明所在城区和详细地点,附上10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姓名和电话号码(方便工作人员核实解决),上传到微信公众号或者邮箱即可。
例如:文明眼+张三+电话号码+垃圾分类+××区+××街与××路交会+100字文字说明+拍摄图片或是视频。
1.关注“文明新长春”微信公众号(ccwmb0431),直接留言。
2.关注长春晚报微信公众号(ccwbweixin),直接留言。
3.发送至指定邮箱ccwmyan@163.com,上传相关内容。
来源: 长春晚报全媒体记者 关丽君
编辑:孙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