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 莫宇 孟祥可)4月30日,黔南州独山县举行“三酸”产业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推动独山“三酸”(虾酸、盐酸、臭酸)产业“破圈”发展。
近年来,独山县锚定“来独山,吃三酸,住山居”目标,全力推动“三酸”产业与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依托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三酸”生产标准化,建成“三酸”原材料种植基地2000亩,本地原料自给率达100%;借力新型工业化发展,实现“三酸”生产工艺智能化升级,从小规模手工制作迈向现代化工业生产。围绕旅游产业化布局,“三酸”深度融入旅游发展格局,实现“吃、住、游、购”一体化。
推介会现场还举行了签约仪式,独山县与多家企业就招商引资、品牌策划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未来,独山县将与企业一起建设酸食产业园,携手科研院所探索建立酸食研究院,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结合。同时,优化政策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深化对外合作,在独山“三酸”生产加工、品牌打造、市场拓展等方面发力,推动独山“三酸”产业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