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5月7日,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4月重点监测的30家房企单月投资金额(全口径)达876亿元,同比激增近100%,环比增长6.5%,呈现强劲复苏态势。其中,越秀地产、中国金茂与中建智地组成的联合体以底价126亿元竞得北京朝阳核心地块,直接推动越秀地产及中国金茂4月单月拿地金额突破150亿元。房企大规模拿地的背后,新房市场回暖显著,销售端业绩提升直接增强了企业补仓意愿。此外,融资环境宽松,低资金成本为大规模投资提供了保障。
一线城市土地溢价率走高
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4月30家典型房企新增土地储备规模显著扩张,当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达347万平方米,环比3月300万平方米提升15.67%;对应成交总价攀升至876亿元,环比增幅达6.5%。
从同比数据来看,2025年4月房企成交同比则暴涨99.6%。具体来看,2024年4月,30家典型房企成交总价为439亿元,新增土地建筑面积为217万平方米。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5年土地市场呈现阶梯式回暖态势,自2025年1月起,30家样本房企月度新增土地建筑面积与成交总价连续4个月保持环比增长。
具体来看,2025年1月、2月30家样本房企新增土地建筑面积分别为183万平方米和305万平方米,成交总价分别为638亿元及769亿元。“量价齐升”的复苏轨迹逐步显现。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1—4月,以北京、杭州、广州、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及强二线城市土地成交溢价率持续攀升,核心区位优质地块频现高溢价成交现象,土地市场依旧呈现显著分化特征。
以北京为例,2025年前4个月北京共成功出让14宗地块,与2024年同期相同,但土地出让总额则相比2024年同期的407.99亿元高出322.22亿元,达730.21亿元。而且14宗地块中6宗地块为高溢价成交,其中,海淀区树村地块吸引10家房企参拍,经过265轮激烈竞价,最终成交溢价率高达27.93%。
销售端造血能力恢复
重点地块参拍房企数量显著增加,得益于销售端持续回暖提供的资金支撑。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4月近半数百强房企单月业绩同比提升,其中23家企业单月业绩同比增幅大于30%。
如荣盛发展、阳光城、华发股份、建发房产及越秀地产4月同比增幅分别为105.8%、83.8%、54.1%、53.4%、23.8%。此外,电建地产、能建城发、中国中铁、深业集团等房企表现较好,单月和累计业绩均实现明显增长。
在销售端造血能力恢复的同时,融资端成本优化为房企扩张提供重要助力。数据显示,2025年1—4月65家典型房企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为3.29%,较2024年提升0.36个百分点,其中境外债券融资成本7.62%,较2024年全年提升3.44个百分点,境内债券融资成本2.83%,较2024年全年降低0.08个百分点。
政策层面的定向支持进一步夯实了市场复苏基础。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调整。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进一步降低房贷成本。对于100万元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的公积金贷款,政策前月供为4136元,政策后为4003元,减少了133元。同时,总还款金额(本金+利息)从过去的148.9万元变为144.1万元,直接减少4.8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