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杭州天地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线上投资者参与调研,公司董事长韩琼等多位高管接待并回应投资者关切。本次调研透露了公司毛利回升原因、市场占有率、发展目标等重要信息。
投资者关系活动详情
本次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5月7日15:00 - 17:00,通过价值在线(https://www.ir-online.cn/)网络互动平台举行。参与单位为线上参与公司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投资者,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总经理韩琼,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吕玫航,财务总监董立奇,独立董事徐强国以及保荐代表人张伊。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 毛利率回升原因及展望:公司毛利率从22%回升至34%,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公司通过加大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销售、发挥规模化优势、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根据原材料成本变化适时调整销售价格等措施,提升了盈利能力。未来,公司将推进产品系列化和全球本地化战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本地化率,推动毛利率稳健提升。
- 关税政策影响:公司业务遍布全球,当前关税政策对公司影响有限。公司将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及市场变化,适时采取应对措施,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
- 市场占有率:作为国内热转印碳带行业龙头,随着热转印技术普及和打印机发展,热转印碳带全球销售额稳步增长。公司近年业务稳步增长,部分产品质量达到替代国际主流产品水平,尤其在蜡基产品领域替代明显,在中高端产品领域与国际生产商竞争并占据一定份额,但未披露具体市占率数据。
- 产品护城河与产能过剩风险:热转印碳带行业存在技术工艺、应用经验、销售渠道、生产规模及替代性等准入壁垒,新进入者难以快速形成竞争力。公司深耕二十余年,凭借研发投入、全品类布局、全球销售网络及龙头地位构筑起深厚护城河。公司产品线覆盖各类热转印碳带产品,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正加快市场布局,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可抵御行业竞争及产能过剩风险。
- 发展目标:公司以“Barcoding the World(条码联世界)”为发展愿景,秉持“帮助客户更成功”使命,坚持产品系列化和全球本地化战略,以产品技术创新和渠道深化建设为双轮驱动,把握产业链投资机遇,致力于成为热转印碳带行业全球领先企业。
- 营收增长驱动因素: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50%,主要得益于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高。
- 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9,632,001.56元,同比增长19.68%;净利润32,035,895.39元,同比增长40.49%。
- 研发投入与市场反馈:2024年公司研发总投入2,635.6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09%。推出的多款中高端新产品获市场和用户广泛认可,产销规模和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 收购整合计划与预期效果:收购德国CALOR公司和法国RTT公司后,将进行资源整合,在产品技术、市场渠道等方面优势互补,加强欧洲本地化建设,完善本地团队,发挥品牌和营销协同效应,提升公司产品在欧洲市场占有率。CALOR和RTT的证卡树脂产品和特种颜色树脂碳带产品将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彩色碳带领域创新优势,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公司将继续聘请标的公司原管理者,加强业务融合,提升标的公司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水平。
- 应对海外市场风险:公司密切跟进国际局势,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战略,与客户共同探讨应对策略。在市场布局方面,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加强国内市场开发,优化销售区域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
- 盈利增长点:公司围绕产品系列化和全球本地化战略,开发新产品,改善产品结构,深化全球本地化渠道,扩大中高端产品市场份额。同时依托规模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加强供应链管理等提升运营效益,增强盈利能力。
- 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具有海内外本地化服务优势,通过全品类产品矩阵与规模化生产能力,提升成本效益与服务效率,强化市场竞争力。
- 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公司于2023年在越南设立子公司,2024年新增泰国子公司,后续将通过深化本地化服务网络、挖掘新兴市场需求等举措,提升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份额,拓展东南亚市场。
- 项目预期收益率和投资回收期:“年产2.3亿平方智能识别材料生产线(二期)项目”投资回报率14.87%,投资回收期8.33年。
- 新增借款用途与偿债计划:新增借款主要用于公司经营、投资及并购活动,如厂房建设及德国Calor、法国Regma并购事宜等,未来将关注经营活动净现金流进行偿还。
- 行业业绩与发展前景: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3,246,752.25元,同比增长18.5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3,369,492.16元,同比上升88.56%;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2元,同比上升55.00%。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驱动下,热转印碳带行业契合“智能制造 + 绿色制造”导向,智能制造可推动生产模式转变,绿色制造聚焦环保材料研发等。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点击查看公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