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千龙网
5月11日清晨,2025北京大兴半程马拉松暨第九届“花绘北京 悦跑大兴”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市体育特色乡镇魏善庄镇鸣枪,6000名跑者开赛。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赛事不仅提供魏善庄西瓜作为特色补给,每个完赛选手还可以领到一个西瓜,选手们直呼“这趟没白来”。
“北京花马”赛事今年迎来第九届,连续获评“北京市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北京市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本届赛事由中国田径协会技术认证,起终点设在“百千工程”示范片区的魏庄村,赛事吸引来自全国跑友参赛,其中半程马拉松4500人,欢乐跑1500人。 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5月11日清晨,2025北京大兴半程马拉松暨第九届“花绘北京 悦跑大兴”半程马拉松赛在北京市体育特色乡镇魏善庄镇燃情开跑。图为选手起跑。 摄影/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赛事开始前,选手在大兴半程马拉松打卡点前拍照。
赛道沿线新增84亩景观游憩林和4.7万平方米野趣草花带。
赛前,选手在起跑点拍照。赛道沿线新增4.7万平方米草花带
赛道穿越林田花海,是“北京花马”一大特色。今年的赛事以魏善庄镇3.8万亩平原造林工程为生态基底,赛道沿线新增84亩景观游憩林和4.7万平方米野趣草花带,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走廊。
月季是花海的主角,魏善庄镇的月季花五月进入盛花期,其中世界月季主题园有1700多种月季竞相绽放。今年赛道两侧,设有长达2.5公里的藤本月季光谱花墙,以渐变色彩为跑者构筑流动的视觉盛宴。在生物多样性保育区内,上千株蜜源植物吸引野生动物安家栖息,“昆虫旅馆”“本杰士堆”等生态设施为小型生物提供庇护。赛道全程每立方厘米的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800-2100个,跑者可以在“天然氧吧”中畅快呼吸。
AB分区开跑 前半程赛道畅通度提升3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北京花马”首次采用AB分区开跑,前半程赛道畅通度提升30%,跑者的体验感更加舒适。在赛场边上,记者留意到还有身着蓝天救援服的人员,他们骑着搭载AED设备的自行车,可随时应对参赛选手出现的突发情况。
赛事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应对赛事日天气情况,赛道沿线设置了6处智能喷淋点和7台移动雾炮车,结合气象数据实时调节赛道温度,赛前5小时完成全线降温作业。医疗站点全覆盖,医护人员、救援车与AED设备均高标准配备,40名急救跑者及9个移动医疗站,可实现“2分钟响应、5分钟到位”的急救效率。
赛道服务的升级优化,助力跑者赛出好成绩。经过激烈角逐,男子组冠军由高勇夺得,女子组冠军由刘敏摘得。在男子组,高勇以1:07:43的成绩获得第一名,李昊宗以1:07:52的成绩获得第二名,杨鑫以1:08:18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在女子组,刘敏以1:23:03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安雅萍以1:24:21的成绩获得第二名,拉毛吉以1:25:34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其中李昊宗等选手均刷新个人最好成绩。
23支文化志愿队伍现场表演
赛道风景不仅有花卉,还有浓厚的人文景观。魏庄村村民张淑玲,今年66岁,她手拿一面红旗,一边摇旗,一边呐喊,为赛道上的跑者加油。她对记者说,“每年都有许多人来魏善庄跑步,在家门口就能看赛,赛场上这些运动员很棒,想为他们加油鼓劲儿。”
“北京花马”赛道沿线17个村社,共设置了23支文化志愿队伍,现场表演武吵子、小车会、古琴、广场舞、舞龙等特色演出。其中赛事起点所在的魏庄村点位,还安排了空竹、秧歌和广场舞三支队伍演出。魏庄村社工郭欣欣向记者介绍,魏庄村秧歌队有20多人,队员都是附近村民,平均年龄60多岁,今年村委会在赛前特别邀请了老师前来授课,还准备了大鼓和服饰。村民们用传统的秧歌和大鼓,为赛场上的跑者加油。不久前,魏庄村广场舞队还为“北京花马”企业家抢先跑加油助威。
“花马市集”同步展开
来自西城区的市民王芳,在赛场上度过了一个特殊的母亲节。这也是她第一次带着儿子跑赛事,“儿子今年刚满8岁,到了可以参赛的年龄。他能顺利完成比赛,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母亲节礼物。”在七公里欢乐跑赛道上,有许多像王芳一样带着孩子来参赛的妈妈。
随着终点冲线完赛,王芳带着儿子领奖牌、逛集市。一场热闹非凡的“花马市集”,就在完赛终点不远处同步展开,7家花卉品牌集中亮相,沙窝西瓜、生态农庄、饮品甜点摊位人气火爆,不少选手和游客前来打卡休闲。
借助“花马”品牌效应,魏善庄镇还持续推出“遇见魏善庄”休闲文化季系列活动,联动农文旅企业,发布精品旅游路线、举办音乐节和体育活动,让整个五月变身为“微度假”热力月,带动消费升级,激发城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