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在福建省永安市——“中国笋竹之乡”,电力正为笋竹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推动其从传统走向现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五月份是笋竹加工的旺季,多亏了供电公司提前帮我们改造线路,现在工厂每小时可处理鲜笋10吨,效率比去年提高了30%。”4月18日,福建省永安姑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公司负责人余丽花指着全自动分拣线介绍道。这一场景,正是电力赋能永安笋竹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永安市,随着电气化烘干、智能温控杀菌、真空包装等先进设备的广泛普及,鲜笋、笋干等笋制品加工方式已实现从传统“看天吃饭”到“数字智控”的重大转变。稳定高效的电力供应,成为推动笋竹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助力产业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节节攀高”。
为精准服务笋竹产业用电需求,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组合拳”。组建4支永安“光明先锋”共产党员服务队,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借助无人机巡检竹林区配电线路,及时发现并清除各类隐患,显著提高供电保障能力。为笋竹加工企业精心配置“电力管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量身定制峰谷用电方案,提供节能建议,切实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在永安11个乡镇积极推广电气化烤笋房,替代传统炭火烘焙方式,不仅提升笋制品品质,还大幅减少碳排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电力赋能不仅推动笋竹加工环节升级,还催生出产业链的“绿色裂变”。在永安市洪田镇,废弃竹屑成为生物质发电的优质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贡川镇的古法笋干技艺借助电商平台,通过直播间走进千家万户;总投资2.1亿元的闽笋交易市场内,150余家商户“抱团发展”,构建起现代化的“产 - 储 - 运 - 销”系统,为笋竹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国网永安市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郑强表示:“我们正全力构建‘竹海 + 云端’的电力保障体系,助力永安笋竹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建成9个“村网共建”便民服务点,全力保障1165套电烤笋智能监测装置稳定用电。未来三年,还将每年投资超亿元改造配电网,确保每一根竹子都能充分释放生态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劲的“电动力”。
从一根翠竹到百亿产业集群,永安笋竹产业在充足电能的“浇灌”下蓬勃发展,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裴欣怡 刘震)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