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企业预警通消息,心航路医学近日完成 6 亿元人民币的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美团龙珠基金和老股东礼来亚洲基金(LAV)联合领投,老股东龙磐投资继续超额加注。此前的2023年8月,它完成了两亿元大额融资。
它主攻的方向是:房颤医疗产品。其研发的产品,能够对持续性房颤进行术中实时标测,在全球已知心脏标测设备中属于唯一。
我们来看看,这个未来独角兽,是如何在红海中杀出重围的。
- 01-
心航路医学成立于2020年,主业是医疗器械,总部位于中国广州。
它的具体产品是:新一代房颤治疗产品,提供围绕“三维标测+PFA消融”的一站式房颤治疗方案。
创始人冯君先生拥有10年的临床医生经验,以及近20年的电生理行业技术推广和销售经验。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官Graydon Beatty博士拥有40多年心脏三维标测系统。
公司研发出了全球首创的心脏 “四维标测系统”,在电生理手术中实时标测心律失常机制。
什么是电生理手术?它是一种利用电能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微创技术,主要通过电刺激或电流调节生物组织的电活动,以实现电疗效果。
而心航路研发的系统,能够对持续性房颤进行术中实时标测,在全球已知心脏标测设备中属于唯一。
目前心航路医学已研发多款产品,大多数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比如全球首款球囊形脉冲电场消融导管——pfballoon,已在中国完成首例临床入组,且入组进度过半。
- 02-
心航路医学所处的二级行业为: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
该领域萌芽于上世纪中叶。当时,科研人员开始探索利用电生理技术诊断和治疗心脏疾病,但受限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等发展水平,设备简陋,诊断治疗手段有限。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行业进入兴起阶段,各种心脏电生理设备不断涌现,但仍面临精度不足、操作复杂、并发症多等问题。
最近几年,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快速发展。
当下,行业痛点集中在几点:1、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2、降低手术难度与风险;3、提升设备的精准度与智能化水平。、
针对这些痛点,目前的主流解决方案包括:研发新型消融技术、改进标测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与治疗等。
心航路医学则属于通过创新技术融合,开发一站式房颤治疗解决方案的类型,其核心技术如脉冲电场消融技术、心脏三维导航与标测技术等,处于行业前沿水平。
在行业层面,全球电生理市场规模巨大。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报告,2021年全球心脏电生理手术量达到105.41万例,并将在2025年达到212.92万例。
相应的,2021年全球心脏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达到70.13亿美元,并将在2025年达到144.91亿美元。
中国是全球潜力最大的电生理市场,2021年中国心脏电生理手术量超过21万例,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7.46万例。2021年,在中国市场,各电生理厂家的年销售收入超过8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157.26亿元。
- 03-
目前,心航路医学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强生的Carto系统、雅培(圣犹达)的EnSite系统、波士顿科学的Rhythmia系统等。
在市场份额分布上,美敦力、强生、波士顿科学等国际巨头份额较大。国内企业也在不断追赶,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整体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属于竞争红海。
不过,在一些新兴技术应用领域,如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相关产品,依然有发展空间。
在心航路医学的直接竞争对手有美敦力、强生、波科等。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后者在心脏起搏器、电生理标测系统等多个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其核心业务广泛覆盖各类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品牌知名度高、产品种类丰富、技术成熟、销售渠道广泛。
强生则在房颤消融导管等产品方面表现突出,市场占有率高。波科以其创新的脉冲电场消融产品受到关注,在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方面具备优势。
心航路医学最大的差异化在于专注于房颤治疗领域,并且有一定的独创技术。
数据来源:企业公开资料(强生、美敦力、波士顿科学年报);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2023中国电生理行业报告》;《Nature Reviews Cardiology》脉冲电场消融技术综述;行业专家访谈(电生理领域临床医生及工程师)。
最近几年,该赛道的新型技术是:脉冲电场消融(PFA)技术,有望颠覆当前射频消融为主导的市场格局。PFA技术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和组织选择性,非热消融不会损伤食道和神经元,从而大幅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PFA消融仅需3分钟,医生学习曲线仅需3个月,这将大幅提高房颤手术渗透率。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图片源自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