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成都5月7日电(记者袁波)记者7日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简称“四川金融监管局”)获悉,截至2025年3月末,四川银行业资产17.61万亿元、存款余额13.76万亿元、贷款余额12.49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9%、9.34%、11.45%;截至3月末,四川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65%;1至3月,四川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099.28亿元,保费规模位列全国第7。
今年以来,四川金融监管局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持续加力支持地方经济回升向好,加大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建设金融资源倾斜力度服务保障重点领域发展。
支持重点产业建圈强链,扩大制造业贷款投放。截至3月末,四川制造业贷款余额、高新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8.67%、19.5%。四川持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截至3月末,四川普惠型涉农贷款、粮食重点领域贷款、农田基本建设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5.74%、19.13%、25.28%。1至3月,四川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承保面积44.51万亩,提供风险保障2.73亿元,累计赔款支出2048.09万元、受益农户24.04万户次。
同时,四川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将符合条件的存量住房开发贷款项目分批纳入“白名单”。截至3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为869个“白名单”项目授信2821.81亿元,发放贷款2595.06亿元。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走深走实,3月末,四川各级工作专班依托协调机制累计走访经营主体185.01万户,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56万亿元,同比增长17.76%,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31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较2024年度下降40个基点。
多项试点加速落地见效。2025年3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部委政策明确四川纳入全国8个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省(市)、成都纳入全国18个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城市、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从成都扩大到四川全省,相关试点工作正加快落地实施。其中,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质押关税保函已在成都率先落地,截至3月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48%;3月18日,四川首支金融投资公司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工商登记注册。
编辑:幸骊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