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总局局长回答多项社会关切问题
中国基金报记者 忆山
5月7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出席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在介绍即将推出的八项增量政策后,围绕稳楼市、稳股市、稳外贸等社会关切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回答。
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
系列融资制度
稳楼市方面,李云泽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完善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配的系列融资制度,包括房地产开发、个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贷款管理办法。指导金融机构继续保持房地产融资稳定,有效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强化对高品质住房的资金供给,助力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拟再批复600亿元
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
稳股市方面,李云泽表示,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优势,加大入市稳市力度。前期,金融监管总局开展了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为股市提供了真金白银的增量资金。上个月,上调了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投资的比例上限,进一步释放投资空间。
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出几条具体措施,继续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试点范围。近期拟再批复600亿元,为市场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进一步调降10%,鼓励保险公司加大入市力度。三是推动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调动机构的积极性,促进实现“长钱长投”。
将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一揽子政策
李云泽表示,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即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推出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的一揽子政策,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增供给,继续做深做实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带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二是降成本,及时传导市场利率红利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同时规范机构与第三方的合作,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三是提效率,推动银行简化内部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时效,灵活满足各类融资需求,缓解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
四是优环境,强化货币、财税、产业、监管等相关政策协同,在担保增信、信用修复、划型标准等方面,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营造更加适宜的发展环境。
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
系列政策措施
李云泽指出,在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的背景下,金融监管总局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金融方面持续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强化金融纾困。将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扩展至全部外贸企业,推动银行加快落实各项稳外贸政策,确保应贷尽贷、应续尽续。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经营暂时困难的市场主体,“一企一策”提供精准服务。
二是加力稳定出口。优化出口信用保险监管政策,提高承保能力,提供优惠费率,实施快赔预赔,稳定企业接单和出口信心。督促机构做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发展专属保险,引导银行推出综合性、一站式服务,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
三是助力扩大内销。强化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的融资保障,指导组建“内贸险共保体”,推出专属产品,推动内贸险扩面提额。多措并举支持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为外贸企业拓销路打开空间,助力加快内外贸一体化。
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
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谈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李云泽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着力深化现有试点,积极拓展新模式,健全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全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优化信贷服务。推动建立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专项机制,支持银行有序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鼓励探索长周期的科技贷款绩效考核制度。近期,金融监管总局正在修订并购贷款管理办法,将尽快出台实施,进一步释放并购贷款的潜力,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二是强化保险保障。加快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更好发挥风险分担和补偿作用,支持更多以共保体方式为重大科技攻关提供保险保障,推动研发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保险产品,切实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扩大股权投资。鼓励保险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创业投资,有序开展对未上市科技企业的重大股权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全国性商业银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近日即将陆续批复。
编辑:江右
校对:纪元
制作:小茉
审核:陈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