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是以一种较为隐蔽的方式逼近的。
22岁山东青年李锦(化名),1米8的个子,体重接近200斤,BMI(身体质量指数)31,属于中度肥胖,但时而“撸铁”的他从没烦恼过,称自己“有点壮而已”。
今年春节小长假,和爸妈旅居浙江宁波的李锦,顿顿啤酒配海鲜,直接把自己“吃”进了医院。空腹血检发现,他的尿酸指标已飚至1000μmol/L,确诊为痛风,“在此之前,我几乎没有感觉,脚上的剧痛是突然袭来。”毕竟还年轻,李锦遵医嘱服用抑制尿酸生成常用药非布司他后,痛风没再发作。
“高尿酸血症前期常常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吴天凤告诉记者,有些患者甚至没有感觉到关节疼痛。
家住浙江杭州的29岁女性林丹(化名),便深受“隐形”高尿酸的困扰。与李锦不同,身高170厘米,体重不到120斤的林丹,除了时有熬夜、爱喝奶茶外,没有不良生活习惯,也从未产生痛风等症状。
林丹对尿酸的关注,源自一年一次的常规体检——化验单“尿酸”一栏,383μmol/L的数值被标注了“异常”。半年后复查,尿酸虽略降至378μmol/L,但肌酐却从80μmol/L增至99μmol/L。这意味着,她的肾脏代谢可能出了问题。
“一个‘沉默’的器官,就这样突然亮起了红灯。”按照医嘱,林丹每天需要喝2升水,早睡早起,并减少高糖酒饮的摄入。
“高尿酸和痛风并不能直接画等号。”吴天凤解释,按照《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后简称《指南》),无论男女,非同日两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即患高尿酸血症。只有当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上引起炎症时,才会引发痛风,而高尿酸血症发展成为痛风的概率是5%到18.8%。“一旦发展到痛风,情况就不可逆了,只能控制缓解。”
更值得重视的是高尿酸血症与其他慢性病的关联。吴天凤接触过的患者,由此引发的病症各不相同——尿酸不仅仅会沉积在关节,也会沉积在肾脏,影响通路和排泄废物的功能;也会沉积于动脉血管,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脑梗等。
“要把‘尿酸’的检测数值看作是身体在预警。”吴天凤补充提醒,“即使是没有明显症状,不能放任不管、更不能乱管,患者必须遵医嘱科学进行干预。”
上一篇: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