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记者 庞华玮 广州报道
“五一”长假后第一个交易日,A股实现“开门红”,近5000只个股上涨,呈现普涨格局。
截至5月6日收盘,上证指数重返3300点,收于3316.11点,涨1.13%,深成指涨1.84%,创业板指涨1.97%。两市成交额重返1.3万亿之上。稀土、4G、华为鸿蒙等概念板块领涨。
根据新华社报道,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2日表示,中方注意到美方高层多次表态,表示愿与中方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同时,美方近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与中方谈起来。对此,中方正在进行评估。
上述信息给了市场积极信号。多位市场人士表示,除此之外,市场反弹还受益于外围普涨、人民币升值吸引外资,以及国内消费数据强劲等多重利好共振。
节后,资金布局意愿浓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科技和消费仍是机构下半场布局的主要方向,不过经过充分调整的科技股,近期更被机构看好。
上涨逻辑
“开门红”背后,是“五一”假期期间利好消息不断。
“五一”假期期间,海外市场普涨。其中,中国资产领涨,恒生科技指数上涨3.1%,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2.7%,恒生指数上涨1.7%,富时中国A50期货上涨0.3%。美股方面,三大指数整体上涨,纳斯达克指数上涨3.0%、标普500指数上涨2.1%、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1.6%,其中纳指与标普500已修复4月2日以来全部跌幅。
“五一”假期期间人民币和港币汇率大幅走强,香港金管局时隔五年首次购入美元以维持联系汇率制度。
与此同时,国内消费数据表现超预期,“五一”假期消费数据亮眼,出行、景区、酒店、餐饮、出入境游数据均同比增长,内需修复提振了市场信心。
总体来说,“五一”假期几乎没有利空,消息面利好A股市场。
“A股开盘之后上涨,更多是假期期间的补涨,整体符合预期。”青岛安值投资高级研究员程天燚表示,市场结构层面依旧围绕自主可控以及内需方向进行布局。
壁虎资本基金经理陈雯表示,5月上市公司业绩验证期结束,压制中小盘股和科技股上涨的因素消失。“科技股经过调整后,市场风险偏好增加,未来有望引领市场反弹。”
回头看,自4月2日美国抛出“对等关税”以来已经月余,4月A股市场经历冲击和修复,对关税的悲观定价阶段性缓和。
从大类资产走势来看,“对等关税”策略下的一个多月,资产按收益排序为北证50、伦敦金、纳斯达克100、大豆、人民币兑美元、美国标普500以及中资债券。跌幅靠前的分别是原油、焦煤、创业板指、螺纹钢、美元指数、香港恒指、恒生科技、沪深300。科创500与上证50则波动较小。
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分析称,黄金走强,是“对等关税”确实引发了全球的避险情绪,原油走弱背后是对经济衰退的担心。纳斯达克与标普500收复失地,表明全球股市从慌乱的情绪驱动向基本面回归。
他进一步表示,中国平准基金则起到了稳定市场的作用,这对于防范经济风险触发金融风险非常关键。北证50的走势,则说明对等关税的冲击没有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科技优先的结构特征。而人民币升值背后,是全球投资者判断中国市场是下一步接纳全球资金的重要阵地,大家对中国政策刺激和制度变革抱有深深的期许。
从行业的走势看,4月美容护理、商贸零售走势靠前,反映内需新型消费增长的必然性。农林牧渔和银行的走势是基于安全的考虑,电力设备、通信、煤炭、钢铁等跌幅靠前,反映了投资者对外需冲击的担心。
重回科技主线?
记者采访了解到,科技和消费仍是机构下半场布局的主要方向。但经过充分调整的科技股,近期更受机构青睐。
申万宏源证券判断,二季度是震荡市,消费和科技都是景气预期强化的方向,但更看好科技的布局机会。
其理由是,4月消费结构性机会集中演绎,科技调整波段延续。目前,消费板块赚钱效应处于相对高位,科技股处于相对低位。因此,现阶段更加看好科技的布局机会,中期看好国内AI算力和具身智能的投资机会。
东吴证券同样认为,后续市场风格或回归科技成长主线。“具体来看,可以关注机器人、人工智能、国产算力产业链(先进制程)、军工电子、创新药、低空经济、可控核聚变等方向。”
招商证券认为,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迎来久违的上行拐点。而且,由于经营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资本开支下滑,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奠定A股整体向上的方向。
“业绩披露期结束后,市场会积极地在业绩改善的行业进行投资标的布局。而进入业绩真空期后,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产业趋势投资和主题投资在当前环境下有望回归。”招商证券认为,市场在五月有望呈现“权重指数回升,科技成长活跃”的格局,风格方面,偏科技、中小风格有望重新回归。
博时基金从中期的角度,也更看好科技成长方向。其表示考虑到TMT当前已处于相对低位,且AI产业趋势仍具备较强确定性,待风险因素落地后科技成长或占优。
“哑铃”策略
而回归业绩层面,上市公司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发布之后,不少机构认为,“哑铃策略”仍是攻守兼备的选择,建议一手科技成长,一手“消费+红利”防御。
国泰基金指出,A股上市公司业绩回升,其中,全年盈利增长较高的是农林牧渔以及受益于资本市场改善的非银金融,盈利实现正增长的行业较为稀缺,电子、交通运输盈利同比增速超过10%;盈利下滑较多的板块来自地产链(房地产、钢铁、建材和轻工制造)、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及传媒。
国泰基金认为,关税缓和预期和海外CSP厂商业绩、资本开支超预期背景下,出口链、果链、NV链、T链可能具备反弹弹性。但中期看关税的不确定性仍然极大,内需地产、服务消费、贵金属、公用事业仍有较高防御配置价值。
格雷资产总经理张可兴也认为,今年是内需转折元年。“至少在未来两三年之内,我们都比较看好以内需为主的消费、医药,以及一些科技相关的板块。最近四年市场大幅调整,以消费内需为主的很多股票从高点回撤了60%~80%,估值也跌到非常便宜的位置,而它们的股息率有的已超过5%,同时,在未来的三五年,这些企业还具有一定的成长性。这类公司未来的股票回报率会很高。”
民生证券同样推荐“哑铃策略”,建议配置受益于中国需求构建的消费行业(旅游休闲、乳制品、食品等行业)。与此同时,在全球经济秩序重塑的过程中,需求和供给将会重建,推荐关注资源品(铜、铝、黄金)、资本品(工程机械、钢铁等)。此外,应对潜在的外部冲击,低估值金融(银行、保险)、内部实物消耗+红利的煤炭也值得关注。
中信建投证券则认为,A股上市公司一季报披露收官,利润端改善,行业营收增速呈结构性分化,关注能够维持高景气的行业。
“展望五月,市场或维持震荡格局,短期风险偏好继续边际改善,或推动市场风格阶段性转向成长。关注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汽车、家电、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美容护理、社会服务等行业。”中信建投证券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