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从武 通讯员 艾力亚尔·艾尼
5月的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赤红如火,葡萄沟果香四溢,库木塔格沙漠沙浪绵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浓郁的西域风情,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在这片热土上,吐鲁番市公安机关实施“假日警务”,化身安全卫士,从大街到小巷、景区到沙漠,全方位织密治安网络,以坚实有力的守护,让游客安心畅游,尽情领略火洲魅力。
“景区枫桥”擦亮旅游安心底色
“您放心游玩,手机丢不了,我会及时送到您手中……”5月3日,商铺负责人将一部游客遗失的手机交到吐鲁番市高昌区公安局三堡派出所火焰山景区警务室民警的手中。
考虑到游客发现手机丢失会很着急,民警找来充电宝,将手机带在身边保管。果然,手机开机不久,民警接到来自南京的游客王先生打来的电话。经过核实确认,民警驱车来到30多公里外的约定地点,将手机交到了游客手中。
这暖心一幕是高昌公安在小长假期间全力护航旅游发展的生动缩影。
连日来,高昌区公安局大力推动“景区枫桥”模式,警务室联合景区工作人员、商铺负责人,组建多职能联勤队,搭建信息共享群,实现多方协同作战。
景区内发生纠纷、安全隐患等情况在第一时间被发现、被处置,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持续优化了景区旅游环境,游客安全感、满意度节节攀升,一幅警民携手、共促旅游发展的美好画卷正在吐鲁番市徐徐展开。
“荧光绿”绘就流动平安线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县城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与川流不息的车辆交织成一幅热闹非凡的图景。在这人潮与车流中,一抹抹“荧光绿”的骑警身影格外醒目,他们宛如灵动的音符,穿梭在大街小巷,成为县城里一道流动的安全屏障。
“跟着骑警走,不仅不会迷路,还能避开拥堵路段,节省了很多时间。”5月2日,来自乌鲁木齐的游客王女士兴奋地分享着“五一”假期的旅行体验。
除了保障交通秩序和处理突发情况,骑警化身“旅游活地图”。他们对县城的每一条街道都了如指掌,遇到游客询问,骑警结合实时交通状况,告知游客最佳出行方式与游览顺序。有时,为了让游客更直观地找到目的地,他们还会骑着摩托车为游客指引方向,一路护送。
“我们在县城主要路段、商业街、美食区等易拥堵区域,设置了多个固定执勤点与流动巡逻小组,采取定点指挥与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从早到晚不间断疏导,确保道路车辆有序通行,节约游客出行时间,保障出行顺畅。”托克逊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大队长张爽说。
“三位一体” 筑牢旅游安全屏障
鄯善县库木塔格沙漠以其雄浑壮阔的沙海风光、独特的大漠风情,吸引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游客纷至沓来。然而,广袤无垠且地形复杂的沙漠环境,暗藏流沙、方向迷失等潜在风险,给游客的安全出行带来极大挑战。
为守护游客生命财产安全,鄯善县公安局积极探索,紧密围绕库木塔格沙漠旅游安全,创新建立“无人机+地面警力+警犬”协同作战模式,打造出一套科学高效的沙漠救援机制。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这套救援机制经受住了实战考验。5月4日,鄯善县公安局特警大队民警操控警用无人机在景区周边开展巡逻时发现一辆黑色越野车深陷在松软的沙地里。
“不要着急!救援人员马上就到!请在原地耐心等待,注意做好防晒!”民警一边利用警用无人机搭载的喊话设备,安抚被困游客情绪,一边将情况上报指挥中心。
5分钟后,执勤警力携带救援工具赶到现场,用铁锹挖开车轮周围沙子,再放置脱困板,指挥驾驶员发动车辆,成功将其转移至安全区域。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鄯善县公安局已通过该机制实现高空预警喊话20余次,及时劝阻游客进入危险区域;解救沙地被困车辆6辆,帮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38件。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无数个紧张救援的瞬间,更是鄯善公安对游客安全的执着守护。
点滴守护汇聚成流,“平安之笔”勾勒旅途美好。面对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吐鲁番公安将持续深化“旅游警务”“假日警务”,依托科技赋能与实战经验,不断优化安全保障体系,以更坚定的决心与担当,让八方游客安心沉醉于火洲的万千风情中,尽情领略丝路古韵与大漠风光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