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五一假期最后一晚,在朦胧夜色和雨幕中,温暖灯光笼罩下的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如同一座灯塔,引领着都市爱乐人的脚步。昨晚,作为“时代交响”参演乐团之一,贵阳交响乐团在音乐总监张国勇的执棒下,携手小提琴演奏家张金茹、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共同奏响了《“吟游他乡”中国当代作品》音乐会,开启这场跨越东西、穿越历史的音乐对话。
在今年“时代交响”的舞台上,用作品来展现地域特色、风土人情的音乐会不在少数。作曲家将音符化作一支支饱蘸水墨的笔,绘就华夏大地的万千气象;音乐家用弓弦轻拨出山河的肌理,让铜管鸣奏出岁月的回响;而乐迷则尽情“翻阅”这本用旋律编织的导览图,在中西方音乐交融中,聆听中国大地独有的故事。
演出现场
奏出贵州深山的回响
当中国土壤中生长出的民乐派经典被融入西方交响协奏曲范式,《“吟游他乡”中国当代作品》用三部极具民族特色的当代中国作品,描摹出中国作曲家在世界音乐版图上不断突围的精神轨迹。
充满浓浓彝族风情的《火把节》率先登场,作品源自王西麟所作交响组《云南音诗》的第四章,旋律中巧妙融入彝族民歌《阿细跳月》曲调,让人仿佛看见彝族少女舞裙上银色亮片在月光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这部作品的灵感就源自“火把节”,作曲家深入云南采风,被古老的仪式和质朴却动人的民歌所打动,他用双簧管展现那份苍凉和悠远,也将观众瞬间带入西南秘境。副团长曹飞说:“我们希望西方乐器也能奏出贵州深山的回响。”
小提琴演奏家张金茹
赵季平以“秦腔魂·中国韵”为核心打造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巧妙运用陕西方言、信天游、戏曲锣鼓等元素,既延续了诗意传统,又拓宽了传统音乐的先锋表达,再现黄土高原的苍茫气象。
而为女高音和交响乐队而作的声乐套曲《远游》,不仅突破了传统美声唱法,更融入川剧高腔等民族声乐技巧以及电子声效等现代手法。作曲家郭文景表示,这部《远游》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心灵的远游”。他说:“你听理查·施特劳斯,或是勃拉姆斯,很多西方作曲家都有描写阿尔卑斯山的作品。我写《远游》,就是希望我们中国的音乐也能在精神层面也能够达到一个殿堂级甚至宇宙的空间的高度。从大海到星空,再到宇宙苍穹。”
女高音歌唱家宋元明
绘就祖国山河气象万千
昨晚,当女高音宋元明用川剧高腔唱出“危乎高哉”时,有观众屏住呼吸,直到散场时都有人在回味这一曲“特别”。张国勇说:“我们就像声音的考古队,用交响乐这把洛阳铲,掘开不同文化地层。”而副团长曹飞也表示:“我们试图用音乐搭建时空隧道,让乐迷能跟随吟游诗人的脚步遍走山河,将不同地域的文化基因编织成独特的音乐密码,在耳畔勾勒出一幅壮阔的文化长卷。”
而事实上,《游吟诗人》不过是“时代交响”为观众奉上的“导览图”的第一站。之后,苏州交响乐团的《盛世繁花》音乐会,将展现江南水乡的婉约与灵动。昆曲的水磨腔“对话”悠扬的弦乐,苏州评弹的吴侬软语与激昂的铜管乐共鸣,这幅别致的姑苏画卷让人们听见江南的呼吸。而宁波交响乐团的《印象宁波》,则将以音乐为舟,载着听众溯流而上,探寻这座港口城市的前世今生。
杭州爱乐乐团的《大地·江湖》音乐会,如同一幅泼墨山水,描画江南烟雨的朦胧诗意和江湖豪情的荡气回肠。而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江河湖海颂》更是将山河壮丽、大地深情熔铸于音乐之中。这些作品或气势恢宏,如长江黄河奔腾不息;或细腻婉约,似小桥流水娓娓道来,不同地域、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音乐作品共同构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中华山河图。
原标题:《跟着音乐《远游》,“时代交响”展演中藏着一张音符绘就的“中国导览图”》
栏目编辑:黄永顺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朱渊
上一篇:橡皮筋跳起来 阳光课间动起来
下一篇:注意!大雨、暴雨!强对流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