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营经济促进法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并颁布。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助于巩固改革成果,回应各方关切,提振发展信心,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春风浩荡启新程。以法治力量护航我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未来更加可期。
为民营经济注入信心力量。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截至2025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超过1.25亿户。当前,民营经济在发展中面临新的机遇,也遇到不少困难和挑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要肩负更大的使命,承担更重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法治力量。民营经济促进法彰显了党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对此,各地要深刻认识到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现实意义,各地各部门要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以此为契机,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为民营经济营造发展环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平等对待、公平竞争、同等保护、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依法保障民营经济组织与其他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针对降低民间投资准入门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在投资融资促进方面作出一系列细化规定。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产业化进程加快,前沿科技集中涌现,人民群众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不断升级,有利于民营企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对此,民营经济促进法围绕科技创新作出系列规定,包括支持科技创新研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数据、标准、服务赋能作用,支持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强调人才队伍保障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各地各部门要持续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力。
为民营经济提供发展空间。良法善治,重在落实。各地各部门要不断凝聚社会共识,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保证法律出台实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各地要结合实际,勇于探索创新,通过组织专家解读、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各方面全面实施好法律的自觉性、主动性,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能力。各地要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为契机,统筹推进配套法规制度制定和修改工作,协调推动各项支持保障举措落实落细,增强法律规范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有效性,确保民营经济促进法正确有效实施。要坚决破除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在推动法律落实的同时,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