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莎莎 许瑶蕾
外卖骑手刘某被平台以客户投诉为由封号,导致当月出勤未达标,收入随之降低。刘某认为平台以莫须有理由不当降薪,行为违法,遂将平台诉至法院,要求补发提成差额。
法院经审理认为,平台实施封号措施并导致骑手配送提成降低的,应就行为正当性承担举证责任,举证不能的,骑手有权要求按原价计发配送提成。因平台未能举证封号合理性,其单方降低配送单价的行为无效,遂判令平台按原配送单价标准支付刘某配送提成。
这是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召开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新业态用工纠纷的典型案例之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至2024年,全市新业态用工纠纷案件数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涉及网约车、外卖、快递、网络主播、物流、家政服务、汽车服务、农贸销售等8个行业类别,其中网约车、外卖、网络主播、快递员四个行业占涉案纠纷总数的七成以上。
南京法院在案件审理中发现,行业用工“去劳动关系化”倾向明显,广泛存在招工与用工分离、工作管理与薪资发放分离的现象。同时,行业用工模式更迭较快且隐蔽化,新业态从业者快速维权渠道尚未构建完善,从业者维权难度加大。
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统一裁判尺度,南京法院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涵盖确认劳动关系、追索劳动报酬、加班费、工伤赔偿、违约金等多个方面,聚焦劳动关系、平台封号、差评扣罚、超时工作、主播跳槽违约、违纪解除、受伤补偿等新业态从业者普遍面临的共性、突出问题,从而明确纠纷处理的渠道和规则。
在MCN机构诉主播潘某无故退出直播违约案中,法院审理认为经现有证据不能认定双方成立劳动关系,潘某违反协议约定,应承担违约责任,遂结合直播行业特点、合同履行情况、主播过错程度、影响力及实际承受能力等因素,判令潘某承担违约金3.4万余元;网络主播李某加班费争议案中,仲裁委综合考虑其工作模式灵活、工作时间碎片化等职业特点,认定李某每日加班1小时,裁决公司支付部分加班费;48名网约车驾驶员抗议平台单方将“劳动关系转为合作”,而被平台解雇一案中,经栖霞总工会历时十轮沟通调解,终获34万余元补偿金及用工制度整改。
记者在会上还获悉,2024年,南京法院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一审案件13944件,结案11284件,呈现收案下降、未结案件下降的良性态势。各基层法院新收一审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1408件,同比下降9.5%,是近五年来新收案件首次出现下降,群体性纠纷降幅尤为显著,收案1723件,同比下降39.96%。这得益于南京法院坚持聚焦多元解纷机制,联合人社、工会等部门,推动25359件劳动人事争议纠纷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妥善化解,涉案金额超5.7亿元。超50%的新业态案件以调解或撤诉结案,促进了新业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