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观热评评论员 李涛
近日,杭州中小学生因“春假+五一”连休九天引发热议,湖北利川、广州等地也已试行中小学春秋假制度。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怀,更是教育制度创新的有益尝试,其推广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设立春秋假,本质上是教育理念的进步。在气候宜人的季节放假,既能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也能鼓励家庭出游、研学实践,促进综合素质教育落地。杭州等地将春假与五一假期衔接,还兼顾了亲子陪伴需求,体现了政策的人性化设计。
当然,春秋假的全面落地仍需因地制宜。各地需综合考虑学制安排、教学进度、家庭承受能力等因素,避免“一刀切”。例如,可通过调课、缩短暑假等方式保证课时总量,或优先在气候适宜、文旅资源丰富的地区试点。同时,学校也应配套设计实践作业,避免假期沦为“补习档期”。
教育改革的初衷,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节奏。春秋假制度的探索,正是一场关于“如何更好成长”的社会实验。它既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识与担当。让教育不再困于“内卷”与“抢跑”,让假期真正成为孩子快乐的土壤,让更多少年在春天里自由生长,在秋日中收获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