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果价格一路“跳水”,深加工而成的果干、果汁、蒸馏酒等却受欢迎
零食化,让蓝莓产业前景依旧“美”
溧水区白马镇曹家桥村蜜百乐蓝莓园,莓农在采摘丰收的蓝莓果(本报资料图 )。 通讯员 朱红生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戚珂嘉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可
作为“贵族水果”,蓝莓售价曾达到200元一公斤,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在往年价格持续下降的基础上,今年蓝莓价格继续跳水,一盒125克装蓝莓售价只有“个位数”,成为名副其实的“零食标配”。
越来越“卷”,蓝莓价格降至每公斤80元以下
日前,记者来到南京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众彩批发市场),不同品牌的蓝莓堆满了各个档口。记者看到,市场中销售的蓝莓分为带品牌的盒装蓝莓(一盒规格125克)以及普通的散称蓝莓,产地多数来自云南,按照品牌、大小不同分为多个价位,其中最小规格为12mm,最大的24mm。
市场商户之一、鑫隆果品档口蓝莓日销量达到1.5吨。“今年蓝莓价格跳水厉害,同比下降了三成左右。”鑫隆果品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档口主要售卖品牌盒装蓝莓,以售价较高的品牌“怡颗莓”为例,14mm规格现价60元一公斤,折算下来一盒仅卖7.5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0%。除“怡颗莓”外,其他品牌蓝莓价格也都有下降,22mm大蓝莓现价74元一公斤,一盒仅卖9元。
在零售端,蓝莓的价格也很亲民,10元一盒的蓝莓越来越常见。在浦口区一家水果超市,10元一盒的云南蓝莓被摆在了醒目位置。日前,记者浏览盒马鲜生和百果园等线上平台,发现均有10元左右一盒的云南蓝莓销售。此外,不少电商平台也推出了促销活动,每盒蓝莓价格基本在“个位数”,在拼多多,7盒特大果蓝莓(20—22mm)售价为59.3元,折算后每盒仅有8.4元。
“根据我们的市场调研,近年来蓝莓价格呈现持续下滑趋势。”有30年蓝莓种植经验的溧水蓝莓协会会长、南京双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辉告诉记者,自2020年开始,国产蓝莓价格就开始逐年下降,从最高时期的200多元一公斤降到了如今的七八十元一公斤。
种植面积增加、技术革新等因素推动降价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正高级实验师闾连飞分析,蓝莓价格持续跳水与近年来国内栽培面积持续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密切相关。
在上世纪90年代左右,蓝莓在国内市场非常罕见,仅在我国东北地区有少量野生蓝莓。在2012年左右,国内“水果巨头”开始将海外蓝莓引入市场。在2012—2019年间,蓝莓售价曾高达320元一公斤,我国蓝莓产业自此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种植面积持续扩大。闾连飞表示,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已超过140万亩,总产量7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比2014年增加了100万亩左右。种植版图从云南、辽宁扩展到贵州、四川、山东、安徽等地,基本实现全年供应。随着种植面积和单产的提高,蓝莓市场供应量增加,导致价格持续下降。在南京蓝莓主产区溧水白马,蓝莓种植面积也在逐年增加,达到8000亩,相比三年前提高30%。
蓝莓产能的提高离不开种植模式以及品种的更新换代。在南京双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蓝莓种植大棚,风机持续运转,遮阳网已设置完毕,蓝莓花瓣竞相开放,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最大的蓝莓果实规格达到30mm。
“看,这是我们种植的新品种蓝莓L11和F6,相比之前种植的兔眼蓝莓系列,新品种颜值更高,果型大、果粉好看,口感更好。”周辉介绍,自2012年开始,果园持续更新蓝莓品种,目前大棚中种植蓝莓品种达十余个,其中包含了L11、F6等新品种南方高丛蓝莓。
专家支招,走差异化路线
随着种植面积和单产提高,推动蓝莓价格持续下降,这一现状正在倒逼蓝莓种植企业和种植户寻求破局之道。
为破解产业难题,闾连飞建议,南京本地蓝莓产业首先要走差异化道路,不跟云南、四川蓝莓抢市场,4月下旬后云南、四川已基本没有鲜果,本地蓝莓种植户要抓住这个空档期将鲜果上市,从技术上来说通过简单的设施基本可以实现;其次是延长产业链,开发精深加工产品,通过采摘节等活动,实现三产融合拓展增收渠道;此外,继续提升栽培技术,提高单产和品质,增强产品竞争力。
加快国内蓝莓育种研究也将为产业发展提供助力。闾连飞告诉记者,目前国内主流的蓝莓品种有L25、L11、F6、1542、绿宝石、奥尼尔、薄雾、莱克西等南方高丛蓝莓。但由于国内蓝莓育种起步相对较晚,主流的蓝莓品种L25、L11、F6、1542、1545等都是外国企业有品种权的品种,推广种植需要跟相关企业签订使用协议。“目前我们团队已选育出一些有潜力的优良单株,但真正能推广还需要5年甚至更长时间。”
蓝莓“零食化”也为蓝莓精深加工带来新机遇。随着蓝莓价格持续跳水,不少年轻群体尝试把蓝莓当作休闲零食,此外蓝莓果干、果汁、蒸馏酒等深加工品也受到市场欢迎,蓝莓开始向“零食化”方向发展。
闾连飞分析,蓝莓“零食化”由多方原因共同推动。从食用角度来看,蓝莓富含花青素,具有健康属性,食用时不用剥皮和吐籽,相对方便,适合作为零食。从供应角度来看,不同产区错峰上市,蓝莓实现全年供应,这都是蓝莓成为零食的重要助力。这也提醒蓝莓龙头企业,开发更多的零食产品,延长蓝莓产业链,可以有效提升种植效益。
记者获悉,在溧水,南京双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已开发出了蓝莓干、果汁、蒸馏酒、红酒等多种深加工产品,下一步将通过三产融合,打造精品蓝莓采摘体验服务,进一步延伸、壮大蓝莓产业链。
上一篇:中金:A股节后有望迎来“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