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 周芸 通讯员 方媛媛
在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下,健康成为衡量民生福祉的重要标尺。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如同横亘在群众奔向美好生活道路上的“拦路虎”。衢州市慈善联合总会以创新实践破题,通过“慈善助医 共促健康”项目,构建起多方协同的医疗救助体系,为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一条“健康共富”的崭新路径。
患者在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资料图片
汇聚社会合力
搭建慈善助医平台
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自2021年衢州市慈善联合总会推出“慈善助医 共促健康”项目以来,衢州市积极构建“企业+慈善组织+医院”的三方协作平台,凝聚起强大的慈善力量。截至目前,已有272家企业慷慨解囊,172位爱心人士踊跃捐赠,累计筹集善款数千万元,为项目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衢州市内7家权威医疗机构深度融入项目,包括衢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衢州市中医医院、衢州市妇幼保健院、浙医健衢州医院等。这些医院充分发挥自身专科优势,设立25个专项救助项目,形成了一张覆盖各类疾病的医疗救助网络。例如,衢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的救助项目涵盖髋膝关节置换、白内障、乳腺癌等多个类别;衢州市妇幼保健院则重点关注三胎家庭、高危孕产妇及小儿先天结构畸形患者等。这种“精准分类、专科专治”的模式,确保每一分善款都能精准落到实处,切实帮助到最需要的群体。
精准救助帮扶
点亮患者生命希望
“慈善助医 共促健康”项目始终将帮助困难群众摆脱疾病困扰作为核心目标。项目的救助对象主要面向衢州市户籍或浙、皖、闽、赣边际城市的常住困难群体。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项目累计资助4740名患者,支付救助资金1819.22万元,让众多陷入绝望的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
柯城区航埠镇下河东村的老郑,曾因严重的髋关节疾病行动困难,丧失劳动能力,生活的重担让他一度陷入绝望,被列为低保户。2022年,他成为“慈善助医 共促健康”项目的受益者,在衢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接受了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他不仅重新站了起来,还能够重返工地工作,依靠自己的双手摆脱了低保身份。“以前走路都疼,现在能干活了,日子有奔头了。”老郑激动地分享着自己的变化。
龙游县的小轩(化名)出生时被确诊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小轩从小体弱多病,稍微跑动就会气喘吁吁,甚至嘴唇发紫。医生建议尽早手术,但数万元的治疗费用让这个农村家庭一筹莫展。2023年,小轩一家了解到“慈善助医 共促健康”项目,并成功申请救助。在项目的资助下,小轩在衢州市妇幼保健院顺利接受了心脏修补手术。如今,术后恢复良好的他不仅能正常上学,还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奔跑、踢球。“以前孩子连体育课都上不了,现在能跑能跳,我们全家都特别感激。”小轩的父亲言语中满是对项目的感激之情。这些真实而鲜活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慈善助医 共促健康”项目的重要意义,它不仅治愈了患者的疾病,更重塑了无数家庭的未来。
推动技术提升
实现本地医疗突破
“慈善助医 共促健康”项目带来的积极影响不仅体现在患者救助层面,更推动了衢州本地医疗技术的显著提升。过去,许多疑难杂症患者不得不辗转杭州、上海等地求医,面临异地就医的诸多不便。如今,在项目的支持下,衢州市多家医院实现了技术突破,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衢州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衢州医院)借助项目资源,成功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手术,填补了本地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以往,血液病患者只能赴外地求医,如今在本地即可接受先进治疗,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和时间成本。衢州市中医医院通过项目的助力,重点提升肺结节微创手术水平。过去,该院每年肺结节胸腔镜手术不超过20台,如今已跃升至60台以上,且手术精准度大幅提高。医院还建立了“术前精准定位—术中精准切除—术后快速康复”的全流程治疗体系,让更多患者受益。这些医疗技术的进步,不仅提升了衢州的整体医疗水平,更让欠发达地区的群众享受到与大城市同等优质的医疗服务,切实推动了“医疗共富”目标的实现。
上一篇:西宁:乐享“五一” 亮点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