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烈士陵园“00后”讲解员阴启昕:
阴启昕在校园讲红色故事时与学生互动。图据受访者
在成都市烈士陵园的青松翠柏间,有164位烈士长眠于此。“这是谯东泽烈士,他牺牲的那一天是他女儿一岁的生日……”从“硬记”讲解词,到现在娓娓道来埋葬在这里的164位烈士的生平,阴启昕像在讲“老朋友”的故事。他是成都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这里的讲解员。
5月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阴启昕。当他将烈士母亲颤抖的讲述融入解说词,当他把泛黄的家书扫描制成动态影像,当他用AI让烈士与家人“重拍”全家福,这位来自山东的“00后”青年正用自己的方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别样光芒。
讲故事的人喜欢听故事
2023年,阴启昕初到岗位时,面对当时162个陌生的姓名,他用最“笨”的方式每天背讲解词,把烈士的生卒年月、生平事迹抄写在小卡片上随身携带。如今,他不仅能准确说出每一位烈士的故事,还能指出其安葬的位置。
“这样的变化大概发生在我讲解半年后,那是在一次讲解过程中,我听到别人讲故事后受到的启发。”阴启昕回忆道,那天,一句“我见过他,我是他的战友”从前来参观的队伍中传来,一位身着便服的中年男子讲起当年的故事,“那一刻我非常触动,立即意识到,只有了解烈士,才能讲好他的故事。”
烈士的亲人、朋友、战友到来,都会主动说起相关的故事。阴启昕说,他很喜欢听这些故事,比起略显“生硬”的讲解词,平凡的故事加入到讲解中会更有温度。
守护烈士的精神和灵魂
除了日常的讲解,阴启昕还会通过讲解比赛把烈士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一次参赛讲解的主题,是关于一位23岁时牺牲的维和烈士——李磊。“知道他牺牲年龄的时候,我很触动,因为那一年我也23岁。”了解到李磊烈士的母亲现居住在成都市蒲江县,阴启昕驱车前往拜访。
“他妈妈见到我,一边抹眼泪,一边跟我说着李磊生前的事。她翻出李磊上学时拿的奖状、照片,回忆他曾经喜欢吃什么、做什么。”阴启昕说,在他离开的时候,李磊妈妈特意嘱托:“请你一定要好好讲他的故事,谢谢你!”
“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我讲述着烈士们的故事,也守护着他们的精神和灵魂,这是一种使命。”阴启昕说,他讲述的故事感动着听故事的人,而烈士们的故事也在感动着他。
创新表达激活红色基因
讲解之余,阴启昕走进校园,将烈士们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近期,他参与策划的《给烈士的一封信》活动中,就收到了中小学生来信五千余封。
胡雨生前是一名武警战士,牺牲时只有19岁,家人经常来烈士陵园看他,也经常说遗憾一家人未曾合过影。阴启昕听说后,邀请专业老师,用AI技术让胡雨一家人“拍”了一张全家福。
“以前觉得红色故事是历史,现在发现它更是未来。”阴启昕说,他会把这些故事一直讲下去,守好护好这个“根”。望着陵园里一簇红色的花,阴启昕说,“这是清明前新种的,你看它,开得真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姚箬君
上一篇:北京文旅市场假期实现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