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秦朔 秦朔朋友圈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手机 巴菲特
我有好几年没有到现场参加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东年会了。由于芒格前年11月去世,去年的年会上,人们习惯的“二人转”已经停演。
失去了老友、今年8月30日就要95周岁的巴菲特,在年会上还能亮相多久?我有点担心,所以今年来到奥马哈,参加了5月3日的年会。
能不能首先做个好人、长期做个好人?
以前年会是一天时间,8点半开始,先放一部电影,9点多开始问答,午休后,接着问答。今年8点开会,取消了电影环节,巴菲特寒暄一阵后就进入问答环节,中间短暂休息,再问答,中午快两点时结束。
他头脑依然清醒,但精力明显不如以前,说话的中气也不太够了。显然,压缩会议时间很明智。
在问答的尾声,他突然宣布自己计划在年底退休,将提请董事会批准格雷格·阿贝尔正式接任CEO一职。自1965年收购伯克希尔,他领导这家公司已整整60年。
今年年会有4万人参加。我们早上7点多一点开始在场外排队,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才进场,里面座无虚席。前一天晚上就有人排队,也有花150美元、200美元雇人代排的。我碰到的上海一位投资人说,他是让公司年轻人买了两个小马扎,夜里去排的。
这么多人从美国和全球各地参加巴菲特年会,到底是为什么?
我觉得巴菲特代表的是大众化、看得懂的投资。他不做前沿性的风险投资、创新投资,不玩形形色色的金融招数,也从不染指加密货币那一类无形而费解的东西。他属于经济基本面,属于普罗大众。
他在几十年前就说“货币和财政政策都很重要,但核心还是企业本身”,他强调公司现金流和投资回报率的重要性。他代表大众构建了一个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基本盘,用靠谱的业绩赢得了大众信任。
现场的中老年人特别多。“爱民者,民恒爱之”,巴菲特让他们的投资取得了良好回报,所以他们经常来参加年会,与其说是朝圣,不如说是感谢一直信得过的老朋友。
在中国,很多人谈到投资就惶恐,担心成为“韭菜”,事实上,也是经常交学费。而谈到巴菲特,投资者的第一个感觉是放心。他的长期业绩突出,怎么投资的也看得清清楚楚。他正直、诚信,实实在在帮大家赚到了钱。最终,他还会把自己在伯克希尔的股份逐步捐赠出去,回馈社会。
职业投资人,特别是管别人钱的投资人,能不能首先做个好人、长期做个好人?这可能比投资本身更重要。
所谓“好”,就是要竭尽全力,对得起托付人的托付,对得起股东的信赖。
巴菲特就是这样的人。他投资为民,创出了良好回报,让人们相信投资这项工作是有价值的。我认为这是他对我们这个喧嚣复杂时代的最重要意义。
全面辩证看待巴菲特的投资
关于巴菲特的投资,人们熟知的就是投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保持安全边际、以合理价格买进好公司,等等。
我也梳理了一下,并在5月3日下午Hehson财经等机构举行的第十届中美投资人年会上,做了演讲分享。
我认为巴菲特投资的十大特点如下。
1、坚持长期投资,但并不死板。
巴菲特坚持长期主义的投资,不为短时市场情绪所左右。他曾表示,如果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就连10分钟都不要持有。今年年会上他也说,过去30天、45天的市场波动真的没什么。面对短期波动的干扰,他向来镇定。
但长期投资也不等于不做调整,一动不动。伯克希尔1980至2006年持股报告显示,其中位持股期为1年,即一半以上的股票持股期为1年。20%的股票持有超过2年。30%的股票在6个月内卖出。可见他并不是什么股票都长期捂住。即使苹果这么优秀的股票,去年他也大比例做了减持。
2、坚持股权投资,也会灵活平衡。
巴菲特的投资以公司股权为主。他说:“伯克希尔永远不会更倾向于持有现金等价物资产,而放弃持有优质企业的股权,无论是控股股权还是部分股权。”
但做股权投资不等于放弃带有平衡性的其他投资,比如国债。在今年2月发布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说,2024年伯克希尔的表现超出预期,尽管189家运营企业中有53%出现了收益下降。但由于大幅增加短期美国国债持仓,国债收益率的改善帮助投资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3、投资股票,更投资控制性股权。
伯克希尔的持股方式有两个。
一是拥有很多企业的控股权,至少持有80%股权,甚至100%;
二是对少数股权的投资,伯克希尔持有十几家规模非常大且利润丰厚的企业的少数股份,如苹果、美国运通、可口可乐和穆迪。
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写道:“2024年伯克希尔持有的可交易股票价值从3540亿美元降至2720亿美元,但持有的非上市控股股权的价值有所增加,并且仍远高于可交易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
可见,伯克希尔投股票,更投控制性股权,而且“几乎从不出售控股企业,除非面临无法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控制性股权的投资比股票投资更重要?巴菲特的理由有三:
一是在伯克希尔目前的规模下,不能轻易买进或卖出股票。有时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来建立或剥离一项投资;
二是对持有少数股权的公司,无法在需要时更换管理层,也无法控制资金流向。即使对决策不满,也无法有效干预;
三是真正出色的企业很少整体出售,只是在周一至周五的华尔街交易时,偶尔以便宜的价格出售。
巴菲特投资的核心是公司,而股票投资存在各种约束,所以他更重视控制性股权的投资。
4、坚持实体经济投资。
在保险之外,铁路和公用事业投资是伯克希尔的两大业务。巴菲特曾多次表示将在保险、铁路、能源等核心业务领域持续投入。这都是基础性、永续性的投资。
巴菲特也喜欢投品牌消费品,因为“无须更多大规模的资本投入,就能保持稳定高回报率”。这也是以实体经济为主的投资。
5、耐心等待高质量的投资标的。
截至2024年底,伯克希尔的现金水平创下了3342亿美元的新纪录。但考虑到市场的不确定性令人担忧,巴菲特并不急于出手。他在年会上说:“关于何时拿出这些现金投资,这种事明天发生的概率很低,但5年内发生的可能性并不小。”言外之意,5年能投出去即可。
他还说,投资的一个问题是,机会并不会按顺序到来,公司一直在寻找能够带来长期价值的资产,但高质量的投资标的是稀缺资源,需要耐心等待,“随着时间的推移,找到好机会的概率会变高”。
不过,一旦发现极其明显的投资机会,他也毫不犹豫。2009年一季度,受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标普500指数跌到600多点,他说,“这样大的机会非常罕见。当天上掉金子的时候,应该拿桶去接,而不是管子。”
6、持续再投资。
向股东分红是一种回馈,不分红而通过再投资增厚公司价值也是一种回馈方式。巴菲特的选择是后者。1965年到2024年,伯克希尔的股东持续地再投资,仅收到过一次现金股息。
巴菲特说,在某种程度上,伯克希尔的股东通过放弃股息、选择将其收入再投资而不是消费,参与创造了美国奇迹。“这是持续储蓄文化与长期复利魔法相结合的结果。”
伯克希尔目前每股股价为809350美元,市值为11640亿美元。60年来,由于股东持续再投资,使公司不断发展,也积累了足够大的应税收入,向美国国税局累计上缴的所得税已超过1010亿美元。
7、相信未来。
尽管世事难料,动荡丛生,但巴菲特始终对世界保持着清醒的乐观,相信未来。他的心智非常阳光。这次他谈到关税不应作为武器,他说:“我确实相信,世界其他国家越繁荣,这不仅不会让我们受损,反而会使我们变得更繁荣,也会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感到更加安全。”
8、相信美国。
巴菲特长期重仓美国公司。他相信无论经历多少挑战,美国都拥有独特的韧性和机遇。他说:“除了在美国,伯克希尔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都无法取得当前的成就。而即使伯克希尔从未存在,美国也会取得同样的成功。”
他一直对美国怀有深刻的感激之情。在最新这封股东信中,他写道:
“由于缺乏运动天赋、美妙的嗓音、医学或法律技能,或者任何特殊才能,我一生都不得不依赖投资股票。实际上,我一直依赖美国企业的成功,今后仍将如此。
“所以,谢谢你,山姆大叔。总有一天,伯克希尔的后人们希望向你支付比2024年更多的税款。请明智地使用它们,照顾好那些生活中不幸的人,他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同时,永远不要忘记,我们需要你维持稳定的货币,这需要你的智慧,并始终保持警惕。”
除了美国,巴菲特也看好日本。伯克希尔2019年7月首次购买了日本五大商社股票,巴菲特强调其持股是长期的。在年会上谈到日本公司时,巴菲特对它们的好感溢于言表。
9、相信自己认定的常识。
投资有各种风格,伯克希尔的风格就是鼓励谨慎行事,“在成为最快行动者或市场先行者方面,并不是特别擅长”。
巴菲特很早就表示不投资无法理解的科技公司,不跟随市场流行风气。他在1999年就说“不买高科技股票,是无法分辨哪些公司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
这一年他因为投资业绩差还向股东道了歉,但他并未改变自己的投资风格。AI现在非常热,而伯克希尔的态度是,虽然AI“可能成为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但并不会盲目跟风。
巴菲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伯克希尔的投资理念是“看得懂的生意”。只有在充分理解新兴技术如何影响核心业务后,才会大规模投入。
10、相信企业家。
巴菲特重视企业家,多次强调企业家精神对股票投资的重要性,认为“好的理念加好的经理人等于好的成果”。
去年伯克希尔的保险业务盈利实现了大幅增长,其中GEICO(美国第四大汽车保险公司)的表现尤为突出。巴菲特赞赏其CEO托德·库姆斯,说过去的五年,他对GEICO进行了重大改革,提高了效率并更新了承保标准。
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说,GEICO是一颗值得长期持有的宝石,但需要重新打磨,托德为此正不懈努力。
以上10条,前6条是巴菲特投资的风格,后4条则是他的信念。相辅相成。
总结
今天的世界充满了挑战,明天的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
巴菲特把宝押在企业和企业家身上。他认为,只要企业或个人的商品或服务受到人们的欢迎,通常就能找到应对货币等不稳定的方法。
巴菲特数十年的投资传奇启示我们,投资就是投企业和企业家,投企业和企业家的长期价值创造能力。
因此,哪里的企业和企业家有条件,能在一个长期稳定可预期的市场上,专注于价值创造,哪里就可能产生新的巴菲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