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劳动午报
在第35个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烹饪协会在全聚德前门店举办“北京市餐饮企业践行无障碍服务倡议发布会”,通过推广全聚德无障碍服务培训手册、分享无障碍服务经验、发起行业倡议等方式,推动社会助残服务提质升级。
据了解,全聚德前门店从去年以来对店内设施、标识等进行改进,配置了门前升降机,确保肢体障碍顾客安全平稳进入店内;在入口位置张贴“欢迎导盲犬进入”标识。餐厅区域设置了无障碍用餐区,优先安排服务。为更好服务视障群体,店里准备了辅助餐具,制作了盲文菜单,在每个无障碍餐桌下方放置柔软舒适的地垫,方便导盲犬休息。店里还对无障碍卫生间进行系统改造,加固扶手并增设独立空间,为残障群体提供暖心服务。
同时,全聚德前门店加强对服务人员培训,通过专项手语培训、制作手语视频等方式,使餐厅大部分职工都能熟练掌握基础手语交流技能。店里还编制了《接待残障顾客服务培训手册》,使职工能够更加全面了解顾客需求,掌握服务的专业技巧和流程。
“尊重他们的人格与隐私,未经允许,不随意触碰他们的辅助器具如轮椅、盲杖等”“准备轮椅、拐杖等借用设备,以备残障顾客临时需要”……全聚德《接待残障顾客服务培训手册》包含针对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肢体障碍、智力障碍等不同残障群体就餐全流程的无障碍服务内容,包括通用接待原则、具体服务流程与技巧、职工培训与模拟演练、餐厅环境与设施优化、应急处理预案等多个方面,帮助职工充分了解残障人士的需求和心理特点,确保为残障顾客提供舒适、便捷、尊重的用餐体验。
视障顾客王先生接过盲文菜单,边摸边读出上面的文字,“葱辣蹄筋烧海参、盐水鸭肝……这份盲文菜单制作得非常标准,识读起来很顺畅。”
活动当天,北京烹饪协会发起“北京市餐饮企业践行无障碍服务倡议”,内容包括倡导餐饮场所张贴“欢迎导盲犬进入”标识;针对餐饮企业需求和经营特点,开展餐饮企业无障碍服务专项培训;支持餐饮企业无障碍升级,各餐饮企业可结合店面情况,依照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制定改造提升计划等,让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享受更舒适的餐饮服务。
北京烹饪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无障碍服务纳入北京餐饮百强系列指标体系中,通过指标激励引导行业主动作为,彰显更有“温度”的国际美食之都。
□本报记者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