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完好的“元亨利贞”门簪
胡同里大量院门处都有门簪。门簪既具有美观作用,又是必要的建筑构件。门簪上面一般雕有吉祥如意、国泰民安等字样。但在黄米胡同9号院的门簪上,却雕有四字“元亨利贞”,极为罕见。
“元亨利贞”是古人宇宙观与居住理想的具象表达。其源自《周易·乾卦》,象征“天有四德”。即:元,万物创始,如春生之机;亨,通达无阻,似夏长之势;利,和谐得宜,类秋收之成;贞,固守正道,若冬藏之稳。
你看,简单四字背后,蕴含了天地宇宙、四季时令之运行规律。此外,四枚数量也可能暗合《周易》“四象”之数。古人以“四”为空间秩序的基准(如四季、四方、四象)。宅门取四簪,既强化结构的稳定性,又隐喻“四德俱全,家宅永安”。
如此一来,古人将“元亨利贞”刻于门簪,既为宅院注入“天地人和”的哲学寓意,又暗含对家族昌盛、福泽绵长的祈愿。
黄米胡同9号院门簪,正是这一传统的典型遗存。目前所知,该类门簪在老北京胡同中极少留存,实属文化瑰宝。值得庆幸的是,历经百年变迁,9号院门楼基本保持原状,“元亨利贞”四字门簪也完美无缺。走近细看,发现其雕刻技法娴熟,立体效果显著,线条浑厚苍劲,让当代人仍得以窥见传统建筑的精神:不只是土木之构,更是以器载道。 蒋晨明 文并摄
小贴士
现存胡同中,再也难以找寻“元亨利贞”门簪了。但若体会四字背后的深意,可至天坛。因为圜丘坛的四座天门,分别是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和成贞门,暗含的就是“元亨利贞”四字。由此可见,上至天坛,下至胡同,“元亨利贞”都传递着古人的智慧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