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体育消费热潮席卷全国,“赛事+”“体育+”“科技+”模式深度融合,解锁多元消费新场景。在赛事引流、业态融合、科技赋能三重驱动下,体育消费正加速释放经济活力。
“赛事+”:从竞技场到消费场
5月2日至4日,2025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总决赛于在北京“水立方”举行,赛事期间,与奥林匹克公园文旅资源联动,推出“赛事直播+互动体验+文创消费”多元融合场景,观众可同步购买赛事周边、参与非遗手工体验,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同时,北京北汽男篮CBA半决赛主场比赛落地首钢园区,俱乐部联合园区餐饮推出“凭票根享8.8折”优惠,形成“观赛+旅游+购物”闭环;中超联赛方面,北京国安、上海申花等传统劲旅比赛上座率表现出色,球场周边商业综合体客流量得到显著提升,北京国安队徽主题周边、申花球星签名商品等衍生品在关键比赛前热销。
上海在“体育金五月”的五一期间,推出多项国际顶级赛事,燃动消费热潮。上海海港队与北京国安队的主场强强对决,吸引全国球迷目光,带动球场周边商圈销售额显著增长;2025上海浪琴环球马术冠军赛在上海久事国际马术中心举办,观众可参与马术文化展、逛马术主题快闪店,拉动餐饮、住宿、购物等消费;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上海与柯桥双城联动,赛事融合江南水乡文旅资源,推出“观赛+古镇游”套餐,吸引众多外地游客。同时,上海发放“尚嗨运动”消费券,打造全城全年体育消费盛宴。
“体育+”:催生消费新种类
“体育+文旅”升级,沉浸式体验成主流。“五一”期间,重庆积极响应,推出700余项文体旅主题活动,涵盖逛古城、赏非遗、游田园等,构建起覆盖“全域、全时、全龄”的消费体系,全方位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景区发力,全市各大景区推出100余场节庆活动,体育、音乐、国潮等元素精彩汇聚。非遗领域同样亮点频出,“非遗+体旅”玩法火热,全市举办90余场次相关活动,包括渝中区2025年非遗体育消费节等,让游客在多元体验中感受山城魅力。
“体育+商业”破圈,场景化消费激发活力。五一假期首日,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人潮涌动。作为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分会场,这里成了运动潮人的打卡胜地。当天,22家体育头部品牌举办18场装备发布;3家科技企业带来AI户外眼镜等前沿产品。黄龙体育中心北大道化身运动潮流装备特卖市集,200余家企业参展,分设品牌、美食、“西湖好物”专区。现场还有飞盘等新兴潮流运动体验区,多元场景交织,让游客在运动与消费中尽享欢乐,有力激活消费市场。
“科技+”:重构体育消费体验
智能装备普及,推动“居家运动”消费升级。健康中国三期 “科技同行·五一联合行动”启动,此次行动中,行业五大巨头强强联手,共同释放出高达10万的现金礼遇。这一举措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福利,更进一步激发居家运动消费市场的潜力,引领健康消费新风尚。
五一期间,成都以“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为载体,赛事活动现场与“成都造”品牌、“蓉品出川出海”活动紧密联动,举办“成都造”体育主题展。通过搭建众多“体育+科技”的全新运动体验场景,持续释放“体育消费”新活力
这个“五一”,各城市通过“赛事+”“体育+”“科技+”等模式,推动体育消费与文旅、商业深度融合。未来,各城市将持续深耕这些创新模式,让体育消费与多元产业的融合迸发出更强劲的活力,成为城市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双重引擎。
上一篇:龙江森工林区筑牢春防安全线
下一篇:西藏昌都:高原上的“菌”彩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