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毕节市赫章县雉街乡250兆瓦光伏发电场。 刘凯 摄南方电网建成兴义市天鹅湾光储充一体示范充电站。 卢关文 摄杨彬 陈举 程基 林世祯 王春璇
春风拂过黔贵大地,万物复苏;号角响彻苗岭山川,万象更新。
在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充盈着绿色生机的土地上,贵州正以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昂扬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答卷。南方电网公司作为能源电力领域的国家队,以电网升级赋能产业升级,以优质服务激活市场活力,更以电力之光守护千年文脉,在黔山秀水间绘就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图景。
黔山涌动能 电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向“新”而行,动能澎湃。近年来,贵州加快布局发展新能源电池、新材料、智能算力、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在贵安新区,一座座超大型数据中心拔地而起,算力规模占全国23%的“数字磁场”,吸引了华为、腾讯等企业。电力数据变化也印证了这一历程,大数据企业年用电量从2016年仅0.26亿千瓦时,到2024年激增至18.05亿千瓦时。
数字经济的澎湃动能转化为电网建设的进击号角。贵州电网公司迅速响应,500千伏马场输变电工程今年初破土动工,既织密了500千伏主网架“金腰带”,更为算力集群锻造“电力心脏”。在智能电网技术的加持下,贵安新区供电可靠率达99.999%,让东数西算的贵州枢纽稳如磐石。
算力奔涌的表象之下,是实体经济的深层嬗变。
贵州以49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十的“家底”,开启“富矿精开”的转型突围:在贵阳清镇市铝土矿区,3.9亿吨储量的“地下粮仓”旁,35千伏供电专线穿山越岭,为贵铝新材料公司注入强劲动力;在福泉—瓮安磷化工基地,新能源材料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7.95%,电网企业以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动态优化用电方案,助力龙头企业宁德时代贵州基地实现“零碳生产”。
更令人振奋的是,贵州“外贸新三样”也在可靠电力支撑下加速发展。2024年,贵州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总额增长85.8%,背后是电网联合海关、物流构建的协同服务链,是“光储充”一体充电站织就的清洁能源网。当瓮安磷化工基地的货车满载新能源材料驶向港口,当六盘水煤电钢联产基地的钢水映红天际,贵州正以绿电为笔,在开放的版图上书写新型工业化的生动注脚。
从算力集群到工业方阵,从地下宝藏到地上动能,贵州的高质量发展密码深植于电力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南方电网公司以电引擎驱动产业升级,既守护传统工业转型,也激活了数字经济的创新基因。
黔地春风起 用电服务激活发展“一池春水”
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贵州以这句俚语作注解,以用电服务为笔,在优化营商环境的答卷上书写着破局与创新的答案。
在铜仁市江口县贵茶产业园,全自动生产线昼夜不息,抹茶清香弥漫车间。这背后,是电网改造的“隐形革命”:配网线路自愈功能全域覆盖,供电可靠性从99.625%跃升至99.866%。“以前最怕突然停电,现在几乎感觉不到波动。”该企业负责人指着仪表盘上的平稳曲线说。电力稳定带来的不仅是生产效能提升,更是对“黔货出山”的底气加持。
在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场“节能革命”正在上演。毕节明月工艺美术公司的注塑车间里,新换的节能设备嗡嗡作响。“供电局不仅帮助新增了变压器,还指导我们升级智能控制系统。”该公司负责人算起细账:每月省电1.1万千瓦时,能耗成本直降15%。这种私人定制式服务,正是贵州电网公司“三省”理念的生动注脚——省力、省时、更省心。
从“企业安静日”的制度创新,到“一网通办”的流程再造,贵州正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发展藩篱。南方电网公司推出的“三零”服务,让贵州小微企业办电实现“零投资”。2024年,全省61.03万用户因此节约办电成本9.92亿元,相当于为每户企业发放了一张电力优惠券。在贵阳高新区政务大厅“一窗通办”窗口前,创业者李女士仅用1个工作日便完成企业注册,“比想象中更顺畅。”
数据见证着变革的力度:业扩报装流程精简至2个到3个环节,服务时限达标率99.94%,居南方电网公司之首;电力市场化交易让民营企业用能成本持续下降;“双经理制”和限时办结制,让“等电用”变为“电等企业来”……这些举措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市场主体快速成长。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贵州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副总经理王焱道出关键。当用电服务与电力引擎深度融合,贵州正用真招实策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的坚冰,以稳定公平透明的环境,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澎湃春潮。在这片开放包容的热土上,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千年侗寨焕新颜 电力点亮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贵州大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新品牌。“村BA”“村超”“村马”等“村字号”体育赛事活动接连火爆出圈,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黔东南州黎平肇兴,这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侗族村寨,以文旅融合之笔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守护千年文脉。
走进寨中织染绣体验馆,靛蓝蜡染布旁的电小蜡锅冒着缕缕热气。“用电煮蜡安全干净又环保,游客体验传统工艺时也更安心。”该体验馆负责人陆勇妹笑言。在复古风工艺坊内,数控机、圆棒机轰然作响,侗族木构建筑工匠陆根卫正赶制风雨桥模型订单:“以前纯手工雕刻要耗时月余,现在采用电机后效率提升了四成,为传统技艺插上了现代翅膀。”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在侗寨发展中碰撞出璀璨火花。依托侗族大歌这一人类非遗瑰宝,肇兴将生态优势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游客量从2023年的63万人次跃升至2024年的102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亿元。
青瓦木屋间,民宿灯火与鼓楼灯火交相辉映,蜡染、银饰、酸汤鱼等侗家风味,正通过稳定的电力供应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供电线路有了自愈功能,电压合格率99.88%,户均容量达5.24千伏安。南方电网公司的硬核支撑让侗寨发展底气更足。542万元电网改造投入,不仅让3条10千伏线路实现智能互联,更以电网改造工程守护木质村寨安全——连续两年列入贵州省民生实事,2025年覆盖278个村寨,惠及5.1万户村民。
为服务贵州乡村全面振兴,在2024年完成471个村寨电网改造的基础上,2025年,南方电网公司还将继续投资2.4亿元,全面完成贵州省剩余的783个村寨电网改造,提升消防安全水平和电力供应可靠性。
“我们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为乡亲们服务,为肇兴的旅游产业发展及乡村全面振兴作贡献。”贵州电网公司凯里黎平供电局肇兴供电所所长、党支部书记杨年说。
春风又度黔贵地,万水千山焕新颜。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征程上,南方电网公司将继续书写服务贵州发展的生动实践,利用纵横黔贵大地的电网,输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澎湃动能,并持续深化央地合作,为贵州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提供更坚强的能源支撑。
上一篇:市委召开月度工作点评会
下一篇:金融赋能春耕忙